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总监CEO >> 文章正文

王冉:媒体上市需要面对的问题
作者:王冉     来源:网络传播     更新时间:2008-1-18 9:31:10

  媒体在做私募的时候,切忌试图通过私募解决所有的问题。一定要分清需要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和轻重缓急,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如果什么都想占着,什么都不想放弃,最终很可能是原地踏步,丧失体制突破的最佳时机。

  问题一:媒体上市前要不要做一轮私募?

  通常是需要的。这倒不一定是因为媒体真的需要钱,而是因为它们往往需要改制并且需要管理团队名正言顺地持有一定的股份。虽然理论上讲媒体如果盘子足够大直接上市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根据我们的经验,媒体内部存在的很多体制性的问题不借助外力往往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还是常说的那句话:你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媒体在做私募的时候,切忌试图通过私募解决所有的问题。一定要分清需要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和轻重缓急,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如果什么都想占着,什么都不想放弃,最终很可能是原地踏步,丧失体制突破的最佳时机。

  问题二:真正的媒体平台无法进入上市主体怎么办?

  如果你能直接获得批准把媒体整体上市当然最好,但是我们都了解中国的政策法规环境。因此,中国的媒体上市的时候把真正的媒体平台(电视台、电台、报社、杂志社等)留在上市公司外面的情况无论是老中还是老外都不陌生。

  这是一个问题,但不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如果你不能把媒体装进去,就把媒体的运营权装进去;如果媒体的运营权也不能名正言顺地装进去,就把媒体广告的独家经营权装进去,并且最好是一签30年;如果媒体广告的独家经营权还是装不进去,就把那家能够拥有独家经营权的广告代理公司装进去。

  反正资本市场要的是有法律保障的现金流就对了。只要同媒体运营相关的收入和现金流能够进入上市公司,怎么说都好说。剩下的事情交给财务顾问、承销商和律师去解决。

  问题三:规模和增长性哪个更重要?

  一般来说,要想在资本市场上比较有吸引力,你需要有比较像样的规模和增长。最好两个都有,但至少得有其中之一。所谓比较像样的规模,是指2000万美元左右的利润;按照媒体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这意味着你要有8000万到一亿美元左右的收入。所谓比较像样的增长,是指过去两年加未来两年平均每年收入和利润能有30%以上的增长。

  如果两件事里只能有一个,规模比增长更重要。如果两个都没有,上市这件事可以暂缓。

  自从新华财经传媒上时以后,很多人都琢磨着拼盘子。最近这家公司遭遇集体诉讼,很多人又误以为这都是拼盘子的错。其实,用并购的方式来拼盘子本身无所谓对错,这只是获得比较像样的规模和增长的一种方式而已。它过去管用,未来仍然可以管用。不过,过去投资人追捧这种拼出来的传媒概念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明天允许中央电视台海外上市了,你看投资人是更愿意买央视的股票还是买拼出来的媒体盘子的股票。

  我对要上市的公司的一贯“偏见”都是:影正不怕鞋歪(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底子好怎么都好,底子不好上了也白上。上市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没有必要拔苗助长。

  问题四:在A股和海外市场之间应该如何选择?

  应该是在国内上还是去海外,这个问题的确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其实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

  首先,在规模上有条件上市的传媒类企业90%以上都是国有的。如果你是国有的,这个问题首先得问你的主管部门。证监会最近的态度是能上A股的尽量往A股赶。上A股需要三年经过审计的盈利历史加上三年的大股东锁定,再把上市前审计所需要的时间考虑进去,基本上从开始规模性赢利到能够安全套现退出至少需要6年半左右的时间。六年半以后A股市场是什么样,谁也说不好。反之如果走海外红筹,要想打通返程投资的那条路基本上需要国务院一级的批准,再加上传媒又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行业,最后一定要有主管领导的批示,也决不是说走就能走的。因此,国有传媒的上市基本上是一件政治上的事,不是资本上的事。

  如果你是私有的传媒公司,那么我的建议只有一个:找最好的律师和财务顾问帮你仔细研究一下各种可能,再作出最后的选择。

  顺便说一句,同时保留A股和海外小红筹的两种可能性在法律结构上不是没有可能。这意味着你需要把两套法律结构都做好,运营留在境内的公司,如果走A股就直接用国内的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如果走海外就再想办法在两套结构之间搭起一个桥。除非你今天就必须决定,否则保留两种可能性未必不是一个相对合理的选择。

  问题五:媒体上市一定要有新媒体的故事吗?

  新媒体对于媒体到底有多重要,你听听全球媒体巨头们最近的演讲就知道了。稍微理性一点的会说“新媒体是未来”,不那么理性的干脆就直接说“旧媒体正在消亡”。

  其实没那么严重。未来所有的媒体都将成为跨媒体,也就无所谓新媒体与旧媒体之分了。无非是以电脑、手机为代表的所谓“新媒体”所产生的收入在整个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可能会越来越高,这和一个生产型企业在适当的时候调整产品结构没什么两样。

  好消息是全世界的旧媒体都没有真正找到在新媒体上直接赚大钱的模式,而全世界的新媒体除了雅虎和Google之外也没有找到(新媒体的代表人物MySpace和YouTube最后为自己找到的盈利模式就是卖给别人。)因此没有找到新媒体的盈利模式并不丢人,但你必须去找,并且让资本市场看到你正在努力找,这就够了。因此,在传统媒体上市的时候,新媒体的故事只要有个轮廓和方向就可以了,最重要的还是眼前的收入和利润。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英特尔公关总监 张怡璠
英特尔公关策略:我们如何为媒体量身定制新闻
MOTO公关总监 杨伯宁
摩托罗拉公关策略:沟通融合加创新 成就卓越公关
谁来约束野蛮导师 期刊研究所所长 李频
追求本真梦想 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思想的穿透力
谁来约束野蛮导师 IBM公关总监 徐斯霖
抛弃“跨国公司” IBM全球整合转型下的传播策略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