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杂志 >> 文章正文

《新周刊》生活方式观——还有多少中国味?
作者:佚名     来源:青年记者     更新时间:2008-10-8 9:05:51

  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教授一次讲座时提出要“输出中国”,台下立即有人站起来说:“王教授谬也,现在中国哪还有东西输出?”王一想也是:照照镜子,我们的发型是西式的,眼镜是西式的,衣服是西式的,皮鞋是西式的,全身上下全盘西化。再者,我们看的书是西式的,用的语式是西式的——钱钟书文言体的《管锥编》是中式写作的绝版——写作用的电脑是西式的。我们内心的节律、生活的节奏,朝九晚五、急急火火,通通都是西式的——“还有多少中国味”?

  近百年来,中国输出过什么?王教授查询的资料表明,甲午战争之前日本每年中国译著保持70种上下,而甲午中国战败后17年当中,日本仅有3本中国译著,且为数学类。可见,国家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文化输出——谁愿意接受弱者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的输出内容单调乏味,也缺少传播方式与策略。印度文化输出的成绩单都强过中国,印度仅凭民间力量,轻易让西方人疯迷瑜珈魅力,而中国文化进入西方生活的仅一个中餐馆而已。贸易顺差盛况之下是难堪的“文化赤字”。缺乏软实力的“软中国”何时能硬起来?

  当下,手机、电视、互联网各种通路,将中国人强行卷入一种全球化格式,生活方式每天都在刷新人们的思维。2001年《新周刊》提出过“像什么一样生活”,该命题旨在提示中国人要按自己本来面目生活。可什么又是我们的面目?空空如也。五四之后,中国社会学鼻祖费孝通先生70年前就提出过这个命题——中国文化如何重获自尊与自觉?

  生活方式这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生活方式对《新周刊》来说有着两重意义:

  一方面,生活方式是《新周刊》解析社会趋势的视角,也是方法论。或者,《新周刊》社会学的核心是生活方式社会学。无论是点评城市魅力、批判电视、观察世代、分析阶层,《新周刊》皆以生活方式作为切入点,以形成与学界和业界不同的传媒视角或立场。对学界,杂志能将僵硬的学术概念鲜活化、传媒化;对大众,杂志能将生活方式中的细节提升化、概念化。《新周刊》社会学就是这本杂志的生活方式定位,也是差异化竞争策略。

  另一方面,生活方式也是《新周刊》的专题内容。从“找个地方躲起来”、“住得像个人样”、“我反对”、“有一种毒药叫成功”到“生活方式创意榜”,可以说,每一期专题都多多少少与生活方式相关。只是,杂志小心规避着流行的时尚路线,刻意寻求自己的发言方式。

  在生活方式中找到自己发言的立场是至关重要的。当代中国的每一个热闹现象中,你都能找到西方原发概念的对应物。西方是个标准。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被冠以“东方巴黎”,今天长春和广州打出“东方底特律”的车城口号。横店影视基地号称“中国好莱坞”,连“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都自比“中国的普利策奖”。地产广告中的欧陆风情就更甭提了。我们每天电视广告树立的榜样都在匹配西方消费主义的原型。

  对生活方式必需要有立场,有态度,有创意,有时还需要恶搞,这是《新周刊》做生活方式的专题路数。所谓新锐,无非是不随大流,敢于对流俗“说不”,敢于充当少数派对多数派说“我反对”。因为这本杂志知晓什么是“羊群效应”,如果羊群都向一个方向跑,前方肯定不会有草吃,必将一片荒芜。说到底,传媒多少应担当起社会守望者的角色。

  “卖什么最赚钱?卖生活方式最赚钱。”这是著名策划人王志纲的“老王定律”之一。可惜,“老王定律”早成泛滥之势,成为商家和传媒忽悠大众的借口。什么东西都套上生活方式的笼套大吹特吹。今天广告人干的营生,就像设计软件里的“魔术棒”,只要一点西方消费主义原型,再一点中国对等物,生活方式的概念就算套上了,就开始忽悠大众了。

  时尚杂志教会了中国人什么

  时尚杂志造梦抓住两个对象,一个是小资,另一个是白领。

  百年来,世界从世俗化的“去魅”到“再入魅”,传媒可谓“功不可没”。以时尚杂志为代表的传媒让受众“再入消费主义之魅”——越来越多可支配的时间、金钱,但均被煽起来的奢望和嗜欲所吞没。传媒正是造就这些超级欲望的原凶。世俗化之后社会又有了新的宗教——商品拜物教。

  消费者成为十足的符号化消费牺牲品。福塞尔的《格调》对此极尽挖苦之能事。且看大陆的《世界时装之苑》如何评说:“品位是一个过去、现在生活的全部展现,你是谁,你就有怎样的品位,你逃也逃不脱,说也说不清。”法国符号社会学派布迪厄的“文化资本”支撑了所谓格调或品位——个人的文化资本决定着艺术欣赏的水平与生活方式的品位,从而,能显示人们“尊贵”身份的,非文化消费上体现出来的品位莫属。

  ——因而,小资不是一个阶层,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情调,一个区隔标准。其对立面是愤青。1993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小资”以“小资产阶级”条目出现:“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财产,主要依靠自己劳动为生,一般不剥削别人的阶级,包括中农、手工业者、小商人、自由职业者。”那些词典编纂者哪里跟得上时代潮流,哪里知道《挪威的森林》、杜拉斯、卡尔维诺以及史努比漫画,哪里知道一杯2~3美元的大号“卡布其诺”在纽约人看来算不了什么,而到了北京却成为某种品位的象征。很不幸,《新周刊》等刊物亦被学界标定为“小资读物”。

  ——其次,白领也不是一种职业,作为职业标签并无学术依据,它的大热却超越了所有职业标签,具有现实合理性。与白领联用的是“时尚”。同名的《时尚》系列期刊,用10余年功夫,发展成10余本白领刊物的传媒集团,从东单某个仓库小院升迁至CBD写字楼。

  《时尚》们教会了我们什么?

  这些花花绿绿的纸片片教会了新兴中产阶层如何有品位。时尚背后的力量是对西式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欲望。一位武汉读者给《时尚》的来信道尽心底:“今年挣大钱,挣了大钱订《时尚》。《时尚》就由消遣品摇身变成为一种奋斗的目标。”时装、手表、化妆品、香水、酒等的广告,不仅在推销商品,更是推销一种身份标签,借此与普罗大众区别开来。福塞尔的《格调》反倒成为中国新兴中产们的参照指标。

  《时尚》还教会了中国人消费主义。消费不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炫耀财富;消费是支付能力的表示,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被嵌入商品包装中的品位、格调和广告所暗示的潜能。

  影视或杂志,之所以迷恋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因为“散发着法国香水味飘荡着美国爵士乐的车水马龙的大街,它的洋房、汽车、电灯和抽水马桶,能够几近同步地把最摩登的西洋景搬到这儿来。”(《新周刊》“上海人之所以迷恋30年代”,1998年)当上海人向法国人展示其骄傲的作品浦东新区时,法国人断然说Non——“这不是上海!”(《新周刊》“上海不是榜样”,2003年)

  以小资和白领为进攻目标的时尚类期刊,能将消费中的文化和情调发挥得淋漓尽致,却回避了新兴中产们包括期刊操作者自身工作的艰辛和尴尬的处境,更不去触及他们的内心深处。中产们感慨“讲品位是很累人的”,但过生活“又不能不讲点品位”,确实真实而残酷。

  亚洲新兴阶层们所津津乐道的高尚生活方式,不过是西方传媒集团贩卖的西式时尚的亚洲版。新兴的中产们为西式时尚提供庞大的人口基础,是新中产和小资情调支撑了西方时尚品牌和奢侈消费。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我与时尚杂志 寻找最真挚的时尚读者
《瑞丽》杂志打造全新“平面模特经济”
“限塑令”忘了杂志“外衣”
男性时尚杂志创刊潮流爆发
实惠平价 看美版时尚杂志
网络战胜杂志  时尚传播革命已经打响
美时尚杂志告别“超骨感” 照片后期处理惹争议
女性时尚类期刊的品牌营销策略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北京晨报》
社长 郭坦

奥运会上"做文章"
《新世纪周刊》
总编刘丰

有选择的信息才有价值
凤凰新媒体 CEO 刘爽
视频网站版权混乱
通用电气(GE)中国
公关传播总监 李国威

通用电气(GE)如何打好奥运宣传战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