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广告公关 >> 策略·实战 >> 实战案例 >> 文章正文

《IT时代周刊》总编辑曹健在交流会上的讲话
作者:曹健     来源:传媒领袖网     更新时间:2007-8-17 8:57:10

  很多人问,你们IT时代周刊的办刊理念是什么,其实我们没有更多的理论上的包装,我们很简单,就像大拍档一样,每天买些新鲜的鱼肉蔬菜回来,厨师们烹制出好吃的饭菜。

  《I时代周刊》创办于2000年底,投资了近2000万。自创办的那天起到现在,我们引进欧美媒体经验,始终坚持“双分离”的制度。所谓的双分离,一个是采编和经营分离,记者编辑对读者负责,不参与经营;经营人员对客户负责,不干涉记者编辑;另一个是“采”和“编”分离,双分离制度完全杜绝了人情稿、关系稿和低质稿,保证了我们能写出读者真正喜欢的文章。

  同时,我们也非常强调产品质量,一直坚持“三审制”,稿件只有经过三个人的签发,才能发出去,刊出前还要经过我们美编、摄影、漫画等人员的精心设计和包装,我们要保证把最好的东西呈现给读者。

  办好杂志,我们没有诀窍,只是始终6年如一日坚持内容为王的办刊理念。我们没有因为人家给几万块的公关费用而动摇过。我们始终坚持三次营销,一是要把杂志办好卖给读者,完成第一次营销,再把读者卖给广告商,完成第二次营销,最后把杂志的品牌卖给社会,完成第三次营销。我们一向注重品牌的锤炼打造,今年才正式成立我们的品牌中心。

  办好杂志,也没有捷径,只是把各方面做得很精细、到位,比如发行,我们第一次营销,通过发行队伍把杂志送到机场、各大酒店及零售报刊亭,第二次在IT时代周刊的网络版上发行电子版,第三次将剩余的杂志免费送入我们的关注群体手中,送到经济、科技、信息产业的负责人的办公桌上。实现主体化多渠道的发行。

  我们就是要纵向横向多方位推广杂志。目前IT时代周刊已进入发行密集期,我们已经把IT时代周刊送到了各部委的负责人的办公桌上,我们经常接到中央部委的电话,给我们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除了正常的征订外,我们每天还都能接到零散的十多个来订阅杂志的电话。

  随着我们的发行量及影响逐步扩大,我的邮箱,从以前的一封读者邮件没有到每天都收到四五十封的读者来信。前两天还收到了来自中国银河证券的首席CIO的来信,经了解,原来他看到的IT时代周刊是联想集团赠阅给他的。联想集团每月订阅500份我们的杂志,送给他们的客户。

  IT时代周刊发展到今天,一直与赛迪顾问保持着良好紧密的合作关系,罗院长曾经在顶住内外压力对我们给予了大力支持,所以我觉得,罗院长最大的才华就在于发现未来。(笑)所以对赛迪顾问,能支持的我们一定全力支持。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做事比较认真,不浮躁和投机取巧。在于我们做事老老实实。我做这份杂志之前,对IT也是一窍不通。当时来面试我们记者的人,我提了个问题,IT是什么的缩写,结果,真的有一大半的人答不上来,能答上来的,统统录取,那时候觉得能回答上来这个问题的人就已经很厉害了。(笑)

  希望今后我们与赛迪顾问的合作能够进一步加强,一起真真切切地创造价值。就像咱们赛迪顾问倡导的:要证明自己,不要说明自己;要解决问题,不是解释问题。对上要负责任,对下要深度管理,只要到位了就是能够成功。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IT时代周刊封面报道:汽车巨头借力IT技术提速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