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聚焦 >> 科技博览 >> 文章正文

地震预报云翳
作者:戴维     来源:财经     更新时间:2008-5-14 10:36:48

  无论对于全球还是中国的地震学界,2006年堪称一个“纪念之年”。

  整整100年前,一场8.3级的大地震造成美国旧金山6万多人死亡,同时也催生了现代地震学的萌芽;40年前的1966年,中国河北邢台相继发生6.8级、7.2级两次地震,38万人受灾,此后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地震预测研究。

  更灰暗和惨痛的一页,发生在整整30年前。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超过24万人罹难,直接经济损失逾200亿元人民币。

  但2006年也不是简单的“纪念之年”。新的地震仍在我们身边不断发生。截止到9月底,仅在中国发生的震级达到5级的地震就达到了18次。其中,7月的河北文安地震,以及一个多月后在云南盐津先后发生的两次地震,都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其震级难与上述大地震相提并论,但仍在提醒我们,危险并未成为过去。

  如何应对随时可能降临的地震的威胁,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地震预报成败的反思充斥于各种媒体,但在地震学家看来,中国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要复杂和艰巨得多。

  世界性难题

  中国的陆地面积仅占全球的7%,但在过去的百年里,全球发生的三次八级以上地震有两次在中国;整个20世纪,全球七级以上的强震中国占了35%,死亡人数更占到55%。

  来自中国地震局的统计数据也显示,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高达28万人,伤残76万多人,房屋倒塌600多万间,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在各类自然灾害死亡人口统计中,死于地震者占54%。

  也许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憧憬地震预报。1966年3月,在邢台地震现场,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了“希望在你们这一代搞出地震预报”的期盼。然而40年过去,横亘在地震预报面前的仍然是重重迷雾。

  邢台地震之后,中国采取了“专群结合”(专业预测和群众观测相结合)、“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一套与之相匹配的体系,比如地震预报会商机制等。1975年的辽宁海城地震预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整体而言,专家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基于“经验主义”的地震预报,成功率也仅处于略高于随机预测的水平,即比“抛硬币”略强一些。

  这或许是一个有些残酷的结论。但如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史保平教授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所言:“迄今为止,地震预报依然是世界性难题。”

  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地震比较频繁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前苏联等相继开展有计划的地震预报研究。多年来的地震预报研究让科学家意识到,地震预报的科学难度,远比预料的要困难得多。

  在国际地震学界,部分学者对地震的准确预报充满悲观情绪。1996年11月,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地球物理联合会在伦敦召开“地震预报体制评估研讨会”。会后,三位著名的科学家盖勒(GELLER)、杰克森(JAKSON)、卡甘(KAGAN)联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标题就“让人沮丧”——“地震不能预测”。他们认为,在对地震预测进行了近30年的苦心研究以及对各国地震预测考察后,结论是:目前还不可能在几小时、几天或几周前预测出地震,只能做到中长期预测。

  “目前科学家还不能像气象学家预报天气一样,准确地预报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美国密苏里大学地球科学系刘勉教授告诉《财经》记者,“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无法深入地下‘看清’断层如何运动,我们对地震发生的机理还没有完全理解。”

  以中国为例,目前地震预报研究主要集中在地震前兆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李志强研究员看来,是“有地震一定会有前兆,但是有前兆不一定有地震”。“现在我们监测的前兆项目很多,但是对这些前兆和地震之间的具体关系还需要探索。”他强调。

  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曾被普遍批评为“漏报”的典型,但科学上对此仍存有争议;因为有着与那次大地震相同或相似的前兆、最终并未引发大地震的例子并不鲜见。最为代表性的,是1998年春天在北京周边一度沸沸扬扬的地震传言。

  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当时北京的所有地震监测台都测量出了包括水温、水氡(水中的氡气含量)、二氧化碳以及地磁在内的多项指标异常。当时国家地震局也有专家上书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时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的宋健也参与协调此事,最终大部分专家的意见都倾向于认为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后来事实证明,上述指标异常或许与气候有关;而一旦贸然下达“疏散令”,造成的经济、社会震荡是可以想像的。

  预警先行

  或许正因认识到地震预报的艰巨性和不确定性,迄今为止,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国把地震预报作为政府的常规职责。其它国家则更多地诉诸类似地震预警系统(EEW,earthquakeearlywarningsystem),来应对地震的威胁。

  今年8月1日,日本刚刚启用了一个新的地震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够探测到地震发生时最初的微弱震波,并在地震波传到地表以前评估地震的威力,从而在破坏性的地震来袭前提前10秒-20秒向铁路公司、发电厂和其他相关部门发出警报——就理论而言,哪怕只有几十秒的预警,也可以挽留无数的生命。

  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地震发生时S波和P波的时间差。地震时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分为S波(横波,shearwaves)和P波(纵波,primarywaves)。前者传播速度较慢,每秒4公里;后者传播速度较快,每秒7公里。真正具有毁灭性、摧毁建筑物的是S波。因此,如果我们能准确探测到先到达的P波,并据此迅速计算出地震的最终强度,那么地震预警系统就可以迅速关闭煤气管道、向居民发布疏散警告等等,以减少地震损失。

  预警时间的长短,依地震发生地点至预警地区的距离远近而定。地震发生地点愈靠近预警地区,则预警时间愈短。根据近年来对旧金山地震的研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学系助理教授理查德艾伦(RichardAllen)对《财经》记者指出:“预警系统在大地震到来之前提前发出预报的时间,完全可以超过20秒。”

  艾伦是地震预警方面的专家,他设计的预警系统目前在加州接受测试。今年夏天,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在加州也启动了一项为期三年的测试项目,共有三套新型地震预警系统接受监测。除了艾伦设计的一套,其他两套都来自加州理工大学。

  在前期测试中,科研人员利用三套预警系统对历史数据分析比对,检验它们是否能够准确估算出地震量级。艾伦设计的系统在接收数据4秒后,就准确测算出地震的大小。

  “在加州,我们有着全美最完备的地震监测台网。预警系统将嵌入台网中实地检测,让我们了解预警系统的实际益处和局限。”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学家戴维沃德(DavidWald)告诉《财经》记者。如果新型地震预警系统检测合格,美国将投入数年时间和数千万美元,用于升级地震检测网络以及建立完整的国内地震预警体系。

  “地震预警系统确实能够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但‘误报’是这项技术的主要挑战之一。”沃德说。

  日本从2004年开始试验最新研制的地震预警系统。但该系统当年2月至次年8月一共发布的245条警报中,有10%被确定为“假情报”。

  “减少‘误报’的办法是必须让更多的数据互相检验,需要有充分的强地动观测数据及相关研究。”艾伦说。

  墨西哥城近年也在试验这种预警系统。根据该城市与附近主要地震海岸的距离,墨西哥城的预警系统可以提前60秒发出预警。

  《财经》记者从中国地震局获悉,中国也准备开始研制类似的地震预警系统。但由于对预警的准确性没有确切把握,这一系统的实际运行尚没有时间表。

  捕捉“地壳的伤口”

  “其实,地震台网的建设是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基础。对中国来说,这项基础工作还有待完善。”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史保平教授告诉《财经》记者。

  中国地震局的统计资料显示,“九五”期间,中国建立起由47个国家基本数字地震台和全国台网中心组成的国家数字地震台网,近30个区域遥测地震台网中的三分之二实施了数字化改造。

  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数字台网建设依然不足。以强震台覆盖密度为例,日本为1323台/万平方公里,美国为53台/万平方公里,中国只有0.3台/万平方公里。“当务之急应该是基础资料的观测,把地下的每条断层的位置都尽量探测清楚,把每条断层历史活动资料研究清楚。”史保平教授说。

  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强度很难预测,但发生地点都无一例外地位于断层——“地壳的伤口”之上。去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了5.7级地震。该地区地处郯庐大断裂的南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区。

  这次地震让中国地震局的专家深感意外,他们不得不重新回到该地区,对地下断层资料进行细致研究。

  普遍的看法是,对于地震断层的了解和观测,中国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一位知情人士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批评说,中国的地震学界理论风气比较浓厚,实际操作却比较弱。

  更尖锐的批评认为,一些地震学家热衷于地震预报这样可以获得影响的项目,对于基础性的研究不够深入,使得中国的地震预报一直局限在“经验主义”范畴。

  著名地震学家、中国科学院陈颙院士正在推进一项庞大的研究计划,其核心是利用天然地震和发展人工震源组成的系列震源,通过400个固定数字化的地震观测台站、800至1000个宽频带地震仪组成的流动地震观测台阵进行研究,从而获得地球内部不同深度不同尺度的图像。这些图像是新型的地球内部“三维地图”,它将完善和改变对大陆动力学、岩石圈结构和状态的认识。

  迄今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结构、组成、过程和状态等知识多来自地震波的信息,因此,这项计划被取名为“地下明灯计划”,并“正在等待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批准”。陈颙院士对《财经》记者表示,“这个计划将明显促进地球科学的整体发展,为认识地球、环境、减灾、能源服务。”

  更为庞大的图景,则来自“十五”规划中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建设。这项总投资将超过25亿元的工程,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地震局成立40年来最庞大、最重要的项目。由于立项花了近两年时间,这项规划实际从2003年正式实施,截止时间也被顺延到2008年。

  根据这一计划,中国将对包括北京、上海、成都在内的25个城市及其周边开展活跃断层探测工作,以确定其潜在的危险及危害程度。

  实际上,如果建筑处在活断层的上方,不仅根本没有时间预警,即使再好的防震设计恐怕也难以抵挡。不少国家都规定,建筑物的规划必须远离活断层。美国在1994年出台的《地震活断层划定法案》规定,建筑物距离活断层必须在15米以上。

  系统性工程

  如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李志强研究员所言,一旦“数字地震”工程整套系统得以正式投入运行,对于中国地震工作的提升将是全方面的。

  中国幅员辽阔,但目前仅有“首都圈”的二市一省(北京、天津及河北),在“九五”期间建立了初步的地震应急指挥框架,其他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地震应急工作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而正在规划中的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将保证全国各省、区、市和市县的地震信息网络连通,24小时地震信息共享;在烈度四度以上地震发生后,地震局将有能力在10分钟内向政府和社会报告震动强度和地震烈度分布。破坏性地震发生后,15分钟内作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45分钟内做好指挥场所准备;现场指挥系统两小时内出发,两小时内获得现场初步灾情信息。

  但是,寄希望这一项目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不现实,将地震威胁减到最低,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如,即使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信息该通报给谁、如何通报、民众能否及时获得并有能力及时准确作出反应,都远非中国地震局一家可以掌控。

  在中国,最大的挑战之一仍在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唐山大地震后,中国逐渐开始重视建筑的抗震性,但由于建筑抗震性每提高一度,建筑成本也相应增加15%,一些地方政府为刺激房地产市场,有意默许其降低抗震性方面的要求,这在建筑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大部分城市的建筑能否实际上达到7度设防的要求,仍然存在疑问。

  另外,从近些年来的统计看,地震死亡人数60%左右在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民的房子基本上没有抗震能力,遇到地震往往伤亡惨重。专家警告,无论如何,绝不应让农村成为抗震减灾战略的“盲区”,“不把广大的农村纳入考虑之内,中国和地震的斗争根本难言真正成功。”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韩媒:温家宝每次都在灾难第一线
美联社:中国应对地震行动迅速
专家称余震在移动 但发生强震可能性很小
震中将向西北方向挺进 余震将持续1~2个月
温家宝废墟中落泪:一定要挺住!
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12000多人遇难
武警驻川某师到达汶川县城
在废墟中等待救援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财经时报》邵颖波
当前中国财经类媒体没有哪家是干净的
《经济半小时》高先民
我们是“守望者”,关心“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乡约》制片人肖东坡
五年涨五倍 《乡约》收视奇迹背后的故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