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报纸 >> 文章正文

中国气象报社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气象服务报道
作者:高琳     来源:中国气象报     更新时间:2008-5-14 9:01:08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中国气象局于16时45分启动地震灾害气象服务Ⅱ级应急响应命令,中国气象报社立即启动报社Ⅱ级应急响应预案,全社上下随即进入应急备战状态。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工作部署和气象报社的应急安排,报社临时调整了当期报纸版面,将原本已经排好的5月13日第2033期《中国气象报》一版稿件全部撤掉,改为最新的震区气象服务内容。

  到5月13日凌晨3时,中国气象报社仍然灯火通明。社长林完红、总编辑曾令慧、要闻部副主任冉瑞奎、值班主任李晔,以及要闻部、网络部、新闻部近10名采编人员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他们中有的盯守在中央气象台、局应急办采写新闻稿,有的忙于联系相关省(市)气象部门、收集编发来自基层的信息,有的在一个任务版块中反复进行了多次排版、调版,有的则一刻不停在通过网络及时发布各类信息……

  与时间赛跑,抢抓新闻

  地震发生后,中国气象报社立即派记者及时驻守在中央气象台和中国气象局应急办,随时将最新消息传回报社,供中国气象网对外发布,从地震发生截至目前,中国气象网围绕此次地震已经刊发了《中国气象局高度关注今日地震王守荣电话联系四川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启动地震灾害气象服务Ⅱ级应急响应命令》、《中国气象局发布第一期地震灾区气象服务专报》、《郑国光高度关注四川、重庆等地震区情况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灾区气象服务工作》、《各地气象部门高度关注今日地震各种服务为民解忧》、《中国气象局下发通知要求做好抗震救灾气象服务工作》、《中国气象局连夜会商震区天气》、《郑国光迅速传达国务院抗震救灾会议精神》等十多篇文章,不少报道已经被人民网、搜狐、新浪、中国网等各大媒体转载。

  5月13日第2003期《中国气象报》一版的六篇文章、四张配图全部为反映地震灾区气象服务的报道,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已经被5月13日的央视《朝闻天下》节目摘播。

  派出记者急赴抗震救灾一线

  5月12日晚上10点,社领导决定派要闻部的记者胡亚赶赴四川地震灾区进行实地采访。接到任务后,胡亚立即联系各大航空公司,直到深夜12点才订到5月13日下午4点飞机票。订好票后,负责版面值班工作的她,又继续工作到凌晨3点半,直到把所有的报纸都编排好后才回家。

  但是,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一线灾区,凌晨5点,她又从家赶到首都机场等退票,终于改签到了13日早上9点的飞机。一夜无眠的她,还在机场随机采访到了同样赴地震灾区的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并第一时间将最及时、最鲜活的新闻稿件发回了报社。

  千里之外的不眠之夜

  千里之外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体气象人的心。为了及时将"5·12"地震气象服务宣传报道出去,气象报社的同志们度过了一个忙碌的不平常之夜。社领导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办公室看看排版情况并加以指导,一直陪着采编人员,凌晨3点才拖着疲惫的身影离开办公室;为了编写《截至今日凌晨2时气象部门受灾情况》一文,要闻部的记者们凌晨12点打电话联系四川、重庆、甘肃、陕西各省应急办紧急收集到了一手资料;为了拿到一张四川省气象局受震的图片,又连夜打电话到四川省气象局索要,并得到及时支援。

  当期值班主任李晔从12日9时编前会上岗,直至13日凌晨3时半接到网络部发传回的"传版完成"的通知,她已连轴工作了18个小时。当她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报社,赶往南三环外的家中时--她的心还在为心爱的儿子揪着,因为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已经因手足口病闭园了,按理她得尽快回家照顾年仅三岁的儿子!

  瘦弱如中学生的吕莹是网络部的年轻同志,这天,她是最后一个离开报社的,因为在报纸版面工作结束以后,她还要进行解版,并将版面传至军报,她离开报社时已经是凌晨4时了。她的父亲不放心,从家中赶来,接女儿回家……

  5月13日一早,人们按时拿到了《中国气象报》,殊不知,这份报纸满载着中国气象报社领导和采编人员汗水和辛劳,更彰显着中国气象报社采编人员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截至记者发稿时,中国气象报社再次召开紧急会议,传达中国气象局有关抗震救灾的要求,进一步部署地震气象服务宣传报道工作。社长林完红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按照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讲话要求,将地震气象服务宣传报道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气象报社进入应急响应状态,所有人员必须保持通信畅通,手机24小时开机;二要加强舆论引导,要及时、全面、权威、深入地报道中国气象局及各地气象部门抗震救灾气象服务工作。既要及时报道地震气象服务工作情况,也要抓紧宣传气象工作者在灾害面前敬业奉献的精神风貌;同时要加强与中央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应急办、中国气象报各记者站的联系;三是加强值班,网络部要发挥网络快速及时的优势、报纸要发挥深入报道的优势、办公室人员要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记者高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电视浙军打造抗震电视剧  《里氏8.0》7月开拍
危急时刻,成都媒体扶稳“震荡”的家园!
警惕灾难腔和灾难脸人为制造煽情与泪水疲劳
地震灾难影视:不能一哄而上需要沉淀
eBay首次承认在华合作失败
要警惕谣风重起
《汶川168小时》极速记录抗震救灾
长影专题片《决战汶川》即将与观众见面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