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专家官员 >> 文章正文

传媒:一份在巨灾大难面前的优秀答卷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08-5-26 9:46:25

  第一时间及时报道,全天候、全覆盖连续报道,多种媒体联合作战是这次抗震救灾报道的特征

  主持人:在这次抗震救灾的报道中,中国媒体立刻行动起来,连续奋战至今,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党中央的高度褒扬,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一致好评,也赢得了国际媒体界同行的尊重。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与以往突发事件报道模式相比,有什么新特点?

  刘建明:一是媒体反应迅速及时。在汶川大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即作了报道;52分钟后,新闻频道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在温家宝总理乘机降落成都10余分钟后,《新闻联播》播出了温家宝总理在专机上的重要讲话。接着,央视又推出专题报道《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新华社、人民日报及四川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美联社、英国金融时报等一大批中外记者同时或陆续赶赴灾区。记者亲临抗震抢险前沿,以目击、高效、透明的报道在第一时间筑起抢救生命的热线,把惨不忍睹的灾情、军队抢救生命的冲锋陷阵告诉全国和世界人民,获得全国、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赞誉。新闻报道最主要的特点是时律性,在实时中报道新闻,新闻踏着事件的脚步报道,符合新闻的本质,遵循了新闻规律,决定新闻产生最佳的传播效果。

  二是记者运用连续报道方式,展现突发事件的延展过程,把新闻的真实性确切而逼真地推进到巨大的社会空间。央视一套、新闻频道和央视四套打破了平时的节目安排,不间断地直播从抗灾前线和全国各地发回来的消息。从成都到都江堰、绵阳、北川、汶川,从北京街道、海岛、部队到国家领导人的身影,央视记者的报道与道路开通的速度同步前进。新华社也在第一时间从前方发回了重要报道。14日中午12时多,新华社记者随直升机抵汶川县城,连续发回图片报道。

  三是多种媒体的联合作战。电视、通讯社、报纸和网络几乎在同一时间聚焦这一重大突发事件。各类媒体以各自的视角、独特的手段和新闻形式再现了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大无畏精神。整个报道动用了所有类型的媒体,特别是央视全天候的动态直播,使地震真相全面的反映出来。

  不同媒体具有不同的信息效应,多种媒体的共同参与再现了事件的不同维度,提供了一个立体的世界。电视是感官媒介,具有提供“眼见为实”的效力,在本质上是社会的视觉器官。报纸是思维性媒介,倾向于建构新闻的意义,铸造事实固有的宣示力。网络则是大众的舆论媒介,具有广泛的舆论扩散力,成为社会思潮和社会心态的镜子。但它们都是信息媒介、思想媒介和情感媒介,在这次大震中,这三类媒体的配合和互动,捕捉到灾区的一切信息和真实的社会感奋。特别是电视和网络的“滚动报道”,即时更新信息,展现了抢险救灾的逼真进程和伟大壮举。立体地再现了巨大的灾难和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的斗志。

  四是打破了以往突发事件报道模式,冲破了新闻披露的“单一化”、“单渠道”、“单音讯”的模式。过去,每当发生重大事件,总是遵循“有关方面发统稿”的方式,限制其他媒介介入,广大受众得不到多方面的鲜活信息。这种“一个声音”、“一个角度”、“一种解释”、“一种理解”的“四个一”的报道惯例,违背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规律,很难揭示新闻事件的全部真相。这次灾情报道改变了这种新闻思维,几百家中外媒体同时参与报道,使十万多平方公里的灾区都在媒体的视野内,几十万抢险救灾的大军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被媒体全面反映,广大受众看到了整个灾害事件的多重动态、无数感人的场面。

  五是在灾情和抢险报道中,体现了记者的高度责任感、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记者活跃在第一现场,亲历余震的威胁,无数震撼性的场面历历在目。在灾区第一线的中央和地方记者,真实介绍了灾情和无数感人细节,塑造了他们的职业使命感。中央台一线记者边流泪边报道,他们连夜奋战,不肯休息,他们说:让全国人民、世界人民知道我们如何关爱生命!四川电视台的记者说:“我们必须在工作岗位上,宣示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和救灾的万分火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最大限度地守望家园,是新闻人的重大职责。”当记者没有亲自遭遇某一事件、不能确信这一事实是否发生时,不能盲目听信他人的意旨和叙述,记者要亲临现场获取第一手材料,是新闻记者的天职。这次救灾报道,充分体现出我国记者对记者使命感的深刻理解。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传媒专家:北京奥运会有望成为首届“网络奥运会”
美国总统与美国传媒 “炮制新闻”攻略
海信副总裁跳槽广告界 出任兆讯传媒总裁
英国前传媒大亨因欺诈罪获刑曾与默多克齐名
亚运传媒论坛专家:把八卦媒体逐出亚运图
传媒大学教授张骏押房拍南京大屠杀动画
默多克:在疯狂中颠覆传媒经典
专访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慧英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