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评论 >> 文章正文

慈善报道应多一点换位思考
作者:刘红     来源:人民网-中华新闻报     更新时间:2008-5-29 8:52:43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是,有时在捐助捐赠之际,举办轰轰烈烈的仪式,大张旗鼓地广为宣传,让捐赠者风光体面地亮相,置受助者于尴尬难堪的境地。这种做法,不但扭曲了慈善的本质,而且对受助者也是一种人格尊严的伤害。这需要媒体的慈善报道换位思考,在采集媒体内容报道时候,更要尊重受助者的人格和隐私。

  媒体慈善报道形式单一。随着高考的日渐临近,有关社会助学的报道又见诸报端或荧屏,但媒体报道和资助活动现场几乎都是“如出一辙”,往往以披露受助学生生活中最惨的一面,受助学生及家长在采访过程中痛哭流涕。慈善活动现场更是“格式化”:领导在台上讲捐赠的意义,受助学生挨个上台领钱领物,慈善机构请来的媒体“短枪长炮”对准这些接受捐赠的学子。

  然而,笔者注意到他们在感动之外的另一种不自然的神情。他们无一例外地弓着身体,尽量地躲闪着无处不在的镜头和灯光。在受助现场外,记者也曾碰到不情愿接受采访的受助学生家长说:“真不想来,真不希望孩子看到这个电视。”一位特困家庭户主道出了苦衷:得到救助,我们打心里感激政府,并教育孩子长大成才,报效国家。可把救助活动渲染得太热闹,使我们这些困难户在亲朋邻里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与捐钱人见面,更让我们有负疚感,心理压力太重。

  受助者因报道受伤害。这种让被救助者站在镁光灯下,无视人的基本尊严,除了人格被贬低,对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来说,还会带来长远的精神伤害,可能导致人格的畸变。有心理学家将之概括为“镁光灯效应”:一旦被曝光,他们就有可能会长期生活在一种另类的精神环境里,而受到种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

  河北沧州的苏金巧,收养脑瘫弃婴并为其治病的报道见报后,引来诸多媒体的关注,她失败婚姻的经历等极为隐私的问题也随着媒体的关注而屡见报端,致使这位好“妈妈”母子关系僵化,女儿羞得离家出走,从此她“再也不接触媒体了”。在做慈善报道时,一定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隐私,要正视他人的尊严,这一点不能被忽视。

  慈善捐助需要从机制上加以规范。慈善救助,是相对政府对困难救济的一种群众性的社会补充,其核心内涵,就是为政府、为社会分忧。它不仅仅是出于对困难群众的一种物质救助,还应该包括对被救助者尊严的维护。近年来,慈善事业、公益事业在国内得到了长足发展,送温暖工程、手拉手、一对一、扶贫承包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类依靠“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社会捐助形成的救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财政的负担。

  慈善捐赠,本是行善积德,自觉自愿,却为何要大张旗鼓搞仪式呢?有位慈善机构负责人说,我们也不想这样做,人手本来就少,每次搞捐赠,联系活动场所,准备发言材料,请领导到场,请记者,到外地还要组织车辆,为让捐赠者满意,精疲力竭。有一位企业老板说得更实在,其实捐款企业有的愿意张扬,多数是处于无奈。前几年我们企业曾为特困户、灾区捐赠不少款物,从未张扬。可是,几年来,在同类企业评先中,各项指标都好,却没我们的份。后来我们在做慈善公益事业中,也注重通过媒体宣传,果然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

  由此可见,规范慈善捐助机制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干预慈善公益事业,规定在企业单位达到一定利润经济指标后,按规定比例直接划拨到慈善公益事业,使其从中享受免税待遇,给予捐赠者实质性优惠,形成既自愿又公平。然后再由慈善机构将善款善物按困难群体的救助标准给予发放,这样既摒弃了有的捐款者被人怀疑款项来路不明,甚至作秀的嫌疑,又使被救助者不至于尴尬。

  前不久,笔者看到一篇有关“隐形补助”的报道。是通过“一卡通”这种不见面的一对一的资助方式,及时为贫困学子解决实际困难的。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隐形补助”使捐助者不声不响地达到了目的,受助者也在人格、尊严乃至心理未受到任何伤害的情况下,解决了实际困难,获得了社会关爱。目前一些地方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体组织已经意识到受助者尊严的重要性,在搞慈善活动时,将镜头或媒体笔触引向捐受双方共同“做游戏、演节目,做科学小实验”等活动上,在尊重受助者隐私和尊严前提下,实现捐助者和受助者的平等互动和情感交流。

  最后,愿慈善公益事业日益完善,让捐助者光荣,受助者体面。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