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新闻人物 >> 文章正文

“网络记者”地震信息传得快 用幽默化解恐慌
作者:张志超     来源:信息时报     更新时间:2008-5-13 9:22:58

  “网络记者”信息传得快

  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之后,北京、上海、天津、甘肃、江苏、云南等地出现不同程度反应,但大家纷纷在问:哪里地震了,是什么震级?昨日14时37分,也就是在地震发生后的9分钟左右,论坛就出现第一条网帖,而且多家论坛迅速成立专题,让网民及时发布当地信息,第一时间让各地朋友了解地震所波及的范围,化解地震所带来的心理影。

  各地网友均有震感

  诸多城市的网友纷纷发帖跟帖表示感到震感,根据发帖数据不完全统计,海南、云南、四川、湖南、重庆、江西、湖北、北京、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网友均感到不同程度震感。而且,网友们还自拍上传当地的现场照片。在新浪论坛上,有四川南充网友不仅发照片,还“滚动报道”,即时更新信息,讲述亲身经历,他说,“我是四川南充的,我们这也地震了~2:40我正在睡觉,突然我惊醒了,外面的好像刮了大风,我从屋里出来,外面的人也都在大声的谈论着,我才知道原来是地震了,据当地的群众反映,有人的脑袋都震昏了,瓦也有些松动。据说附近的有的瓦房,遭到损坏,有人从窗户跳了出来,请大家做好防备。”他并且收集了各地网友反馈的统计资料,还有避震的应急要点。他的这一帖子,引来众多网友跟帖回应,点击量迅猛上涨,为此新浪论坛甚至放在首页,重点推荐。

  用幽默化解恐慌

  而当突发的地震袭来之后,迅速透明的信息传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安静下来的人们开始互相打听亲友的情况,互相告知平安的消息。讨论地震袭来时应注意的救生措施,“提醒千万不要跳楼……”在即时通讯和网络论坛上,网民们甚至开起玩笑,用幽默来化解地震带来的心理影响。

  在信息传播中,也有不和谐的信息在传播,如有人宣称,“晚上10时到12时还会有震”,还有用脚趾头也能想出来,地震预报现在能准确到以小时计?”云云。令人高兴的是,对这种不确定信息的传播,谣言止于智者,人们已经学会通过分析信息内容,分析信息来源来判断真伪,社会情绪得到了很好的稳定。

  曾听说过有这么一种说法,对于未造成实际影响的灾害信息,公开比不公开的印象危害更大。但这是老黄历了,这样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不能想象,如果有关地震的消息不能迅速公布,人们会有怎样的恐慌。令人高兴的是,不但媒体已经转变了观念,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也变得成熟起来。可以说,这些都是值得认真书写一笔的现象。

  网民第一时间讲述地震“亲历记”

  地震发生后,不少地区的网友纷纷在网上表示自己所在地区也有震感,国内一些知名论坛和门户网站上也有不少网友发帖说感受到,四川地震区附近的一些网友还在网上发了一些现场的照片和视频。

  Q群论坛传播地震消息快

  “广西刚才地震啦,你们有没有感觉到?”昨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一个QQ球迷群里的广西网友在群里发消息说。随后,其他地区的不少网友均表示感到有震感。几乎同一时间,一些广州的网友也向记者表示感到有地震发生,纷纷在QQ群上讨论,更有网友传言“广州某大型商场疏散顾客到空地”。

  在广州一著名论坛上,网友Dickey1908也发表了地震发生时公司的情况,“公司在29层,我正在会议室里开会,突然感到头晕。刚开始还以为自己昨晚没睡好,但马上其他同事也有此反应,站起来后更是觉得身体有明显晃动感觉。5分钟内,公司组织疏散人群,从29楼下到1楼。不过,好多人没灾难意识,还是乘坐电梯下去。”

  除此之外,他还说公司一同事座位靠窗,突然感觉自己头晕,往窗外观望打算清醒一下,但马上吓得瘫坐下来,原来他看见窗外的大楼在动!”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财经时报》邵颖波
当前中国财经类媒体没有哪家是干净的
《经济半小时》高先民
我们是“守望者”,关心“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乡约》制片人肖东坡
五年涨五倍 《乡约》收视奇迹背后的故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