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电视 >> 文章正文

捧腹?扼腕?青歌赛颁奖晚会上脸谱道具引争议
作者:赵凤兰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08-5-14 9:03:04

  第十三届青歌赛虽已落幕,但围绕青歌赛的话题却热度不减,有媒体评论说,青歌赛已俨然成为全民的“找茬儿游戏”,观众在“找茬儿”中寄予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关注。近日,一位名叫裴松年的观众向媒体反映了青歌赛颁奖晚会上的一个独特又颇具趣味性的“疏漏”,他所观察到的这个疏漏既不是对知识问答环节的评说,也不是对评委和主持人口误的质疑,而是针对颁奖晚会上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文化符号——京剧脸谱。

  对中国京剧深有研究的裴松年说,在4月27日晚播出的第13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颁奖晚会现场,主持人戴着京剧脸谱击鼓传花,这本是一个颇有创意的尝试,可问题就出在那个脸谱图案上。晚会上采用的京剧人物颍考叔脑门上有个“寿”字的“红三块瓦”脸谱图案,在京剧行当里是张悲剧的脸,暗示死于非命。

  裴松年认为,不恰当地使用了一个预示不祥和非正常死亡的脸谱道具,令人扼腕和捧腹,同时也暴露出主办方对于本民族文化的无知和随意。“在许多综艺晚会和庆贺生辰吉日时,许多人愿意使用带‘寿’字图案的脸谱,以为象征多福、厚禄和长寿。可是,在京剧脸谱中,‘寿’字却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潜规则’。”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关于京剧脸谱引起的质疑,记者采访了部分业内人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说,青歌赛在普及音乐、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先“普及”好自己,该脸谱象征着悲伤,但现场和电视机前绝大多数观众感受到的是欢乐,出现这样的纰漏是否也要“扣扣分”呢?他建议青歌赛日后在细节的考量上要更加严谨。

  “脸谱在舞台之外的其他场合使用只是代表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因此不必太苛求。”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这样认为,“脸谱在京剧行当里是有讲究的,通常根据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史实加以勾勒,即使许多专业人士也并不清楚脸谱的内涵。在一些专业院团里,花脸演员唱每出戏都要由专业老师教画脸谱,根据该人物的谱来勾脸,并不是随意使用的。但如果只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包装后出现在其他场合,就没必要强求了。”

  业内一位知名的花脸艺术家认为,色彩斑斓的脸谱文化充分体现了艺术先贤的聪明才智,针对脸谱人物的背景、身份、性格、死因,不同人物各有各的画法,像项羽、包公、霸王的脸在业界是极具个性的“无双”脸,在京剧界极具代表性。对京剧的出处有研究的人可能会认为有些脸不吉利,但对非正式场合的使用不必较真,只要好看,符合美学标准都可以用。

  吴江说,传统文化的普及需要时间,先从猎奇再到深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京剧艺术感兴趣。他补充说,历史上的文化符号如今都被今人广泛使用,许多在流传的过程中还发生了变异,像唐三彩、编钟等,过去都是埋在土里供奉死人用的,如今都登堂入室,成为人们案头珍贵的收藏和馈赠亲朋的礼品,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审美正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悄然改变。(赵凤兰)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节目平淡差评不断 央视青歌赛需要一场自我PK
“青歌赛”遭全民找碴选手被爆“很傻很天真”
不搞PK不秀泪≠墨守成规,青歌赛在变脸!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