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聚焦 >> 经济风云 >> 产业透视 >> 文章正文

并购汇源:请莫很傻很天真
作者:佚名     来源:凤凰网     更新时间:2008-9-10 11:01:44

  按照经济自由主义的观点,自由选择的交易必定是双赢的,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似乎也当作如是观,旁人应该说一声可喜可贺才是。但是,这也许有很傻很天真的嫌疑。

  郭松民先生前些时候被称为郭跳跳,名声不太好。不过这篇文章仍然是值得一看的:汇源让可口可乐招安意味着什么

  “在这样的新格局面前,第一个输家,就是中国的消费者,因为在一个垄断或接近于垄断的经营者面前,消费者选择的空间被大大压缩,讨价还价的能力也被大大降低,消费者的口味和付费,都将被可口可乐所单方面规定;第二个输家,就中国财政部。我不知道“汇源”和“可口可乐”各自对中国税收的贡献是多少,但我却有这样一个可供参考的数字:同样是在深圳的企业,2006年,富士康的营业收入是1000亿元人民币,但是,当年给深圳市纳税的贡献不足2000万;而作为民族企业的华为,当年营业收入528亿,但交纳的税收近50亿元如果我们假定财政部能够信守他们的税收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承诺的话,那么第三个输家就是全体中国国民了。”

  “品牌专家李光斗曾经总结过跨国公司对中国品牌的策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买,买了之后就束之高阁。”虽然可口可乐现在信誓旦旦地说要“保留品牌”,但“汇源”走入历史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了。”

  后果很严重,应该责怪谁?

  朱新礼?——“需要反思的是,众多民营企业家们在他们创业的原始积累阶段,一直在坚定地鼓吹“民族概念”,借民族概念来寻求产业政策优势和力量保护,并尽可能地扩大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汇源果汁在去年底的广告里还宣称“要做民族品牌、做百年老店”,可惜九个月还没过,“民族品牌”就改姓美利坚。”

  广大消费者?——“现在有超八成的网友不赞成汇源被收购,但不知这些网友想过没有:如果中国有八成消费者在买饮料的时候首选汇源果汁,汇源早就成世界第一饮料了,它还会被可口可乐收购吗?如果人们一边喝着可口可乐一边反对汇源向可口可乐“投降”,这不是很好笑吗?”

  股民?——“截至2007年底,汇源的百分百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销售量分别占国内市场总额的42.6%和39.6%。但汇源自上市以来,股价处于跌跌不休的下降通道,2007年2月23日上市发行价为6港元,去年7月27日最高达到11.76港元,而后下跌,收购案消息发布后,9月2日仅为4.14港币的股价复牌后,9月4日反弹到10.10港元。当我们对这样的低价开始麻木时,可口可乐的收购让我们意识到这样具有竞争力的民族企业的真正价值。”

  再提一件与外资并购有关的事情:商务部条法司巡视员郭京毅被“双规”已经超过20天,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郭京毅的案由确实是受贿,但并非之前传言所指的某特定外资并购项目,而是涉及有关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司法解释。

  直面立法游说防范立法腐败:“今天我们面临的状况是,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利益集团已经开始组织起来,为争取自身的利益而对立法、行政机关进行“立法游说”,腐败开始向立法领域渗透,郭京毅涉案就是一例明证;另一方面,我们还是不敢直面“立法游说”,认为它是资本主义的“洪水猛兽”,不愿提及“立法游说”,更不用说为“立法游说”建章立制。”

  一声长叹——还是很傻很天真!


可口可乐欲吞并汇源 外资并购引发反垄断争议

  对于外资并购,商务部外资司司长李志群表示,并购是跨国投资大势所趋,外资并购不应被视为威胁,而应看作是机遇。

  关于并购可能引发经济环境安全的问题,李志群表示,政府会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充分利用《反垄断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果汁肯定要涨价了,因为可口可乐要收购汇源了。”在一家便利店,服务员对记者说。

  9月3日,国际饮料生产巨头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将以每股12.20港元、总计179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再次触动了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敏感神经。

  可口可乐中国公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会继续保留汇源品牌及其现有的业务运营模式,日后再对业务和协同效应作评估。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及总裁穆泰康透露,汇源公司现任董事长朱新礼同意出任并购后公司的名誉董事长。

  “经营模式、管理团队、品牌等都不变,朱新礼仍然是公司的董事长。”对于可口可乐的并购,汇源方面表示,这是一个双赢和多赢的合作。据了解,被可口可乐收购后,朱新礼“将更多地投入到公益、慈善方面,并致力于果树的改良、提高水果产量和附加值,以提升果农的收入”。


汇源“卖身门”调查:是“儿子”还是“猪”?

  中青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无涉民族却有关垄断

  最近,一个叫汇源的果汁品牌掉进了舆论漩涡,9月3日在香港上市的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荷兰银行将代表可口可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这本是一次企业收购行动,可没曾想消息公布之后,却在社会上引起了一片异议,甚至有传言国内企业将联名上书,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场收购战怎么会演变成一场口水战?今天就先来看看幕后的故事。

  朱新礼:企业当儿养当猪卖

  记者:“这里是北京的一家大型超市,这是饮料巨头可口可乐的货架,大家都知道可口可乐的碳酸饮料,其实这几年可口可乐也一直在发展它的果汁饮料,这就是它的主产品,果粒橙和酷儿,但是在果汁饮料方面,可口可乐还不是一些中国本土公司的对手,这其中的代表就是汇源,尽管面对着可口可乐这样国际大品牌的竞争,汇源果汁仍然牢牢占据着中国果汁市场老大的位置,但是就在前不久,可口可乐用179.2亿港元买下了中国果汁市场的老大——汇源果汁。”

  9月3日上午,在香港联交所,汇源果汁发布公告,可口可乐全资附属公司大西洋将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根据双方协议,交易完成后,汇源果汁将成为大西洋的全资附属公司,并将撤销上市地位,在这笔交易中,可口可乐提出的收购价是每股作价12.2港元,是汇源停牌时的收市价4.14港元的近3倍,对这笔交易,汇源的掌门人朱新礼很满意。

相关阅读 

  不必为汇源收购案忧心

  国内企业欲联名上书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汇源为何不收购可口可乐 本土品牌前途何在

  最近可口可乐公司子公司全资收购汇源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作为商场的两个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这本身是一场见怪不怪的事情。可是,由于汇源是中国本土还算比较大又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品牌,此次收购又像以前的北冰洋汽水、熊猫洗衣粉、中华牙膏、京华茶叶被外资收购一样,再次冲击了国人对本土品牌的民族情感。

  可是,我们有没有去设想,去逆向思维一下:汇源在国内也算大品牌了甚至可说是果汁市场的老大了,为什么不能反过来,像联想一样,买下可口可乐(具体指可口可乐在中国甚至全球的果汁饮料品牌)呢?为什么我们的本土还算不错的品牌,最终都脱离不了被外资品牌无情收购的命运?!

  凭专业论,汇源是可以买可口可乐的,从以下粗略的技术分析中就可以看出:

  1、汇源在国内纯果汁市场的地位,以及果汁饮料是果汁的衍生产品,而可口可乐只是在国内仅近几年来才销售果汁饮料,实话实说可口可乐公司骨子里还是一个碳酸饮料公司(03年就曾确定为可口可乐年,要保主品牌),果汁饮料发展其实也曾经磕磕碰碰,如原铁罐“天与地”果汁饮料就以失败在中国告终。

  2、汇源在全国有最多的果汁生产基地、生产线、专业技术与人员,而可口可乐的果汁饮料只在有限的几个工厂进行加工,非碳酸生产线有限。

  3、汇源有基本不低于可口可乐的销售网络,汇源也是一个全国性品牌,其销售网络也非常全面,在餐饮、团购、家庭消费上与可口可乐有得一比有可能在某些区域还占优势。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启示

  可口可乐这次提出的收购,是历来最大的海外公司全购中国企业,收购每股现金作价十二点二元,较上周五收市价四点一四元,高出接近两倍。

  外资出手豪爽,但却没有令到港股实时反弹,主要是市场人士认为今次交易非常特殊,买家一掷千金,是想买在中国内地饮品市场一个成功的龙头品牌,但类似的公司在内地数目有限,在香港挂牌的大陆公司,性质相同的股份亦不多,所以不能掀起广泛的效应。

  可口可乐以高于市价两倍收购,表面出手慷慨,细看汇源背景,可口可乐若不出这样的高价,恐怕难令卖方割爱。汇源在今年上半年以销量计,高档果汁市场的市占率逾四成,低档则约百分之八,在市场属于领导企业,而且保留可观的增长空间。该公司去年二月来港上市,其时每股定价六元,其后已迅速上升至去年七月十二点一元的高峰,所以这次出价,变相保证了所有股东都可以在历来最高价套现。

  汇源在交易前的主要股东,是创办人兼主席朱新礼,外资达能(Danone)逾两成权益,另一海外投资者亦持有该公司一批认购期权,由此可见汇源早获外资垂青,并因此获得巩固市场地位所需的资金和市场策略,在这个背景下,可口可乐若不出高价,相信很难诱使对方卖盘。

相关阅读

  朱新礼:“我们可再搞一个新汇源”

  汇源果汁比中国的银行卖得值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汇源果汁比中国的银行卖得值
“我们可再搞一个新汇源”
汇源为何不收购可口可乐 本土品牌前途何在
不必为汇源收购案忧心
汇源“卖身门”调查:是“儿子”还是“猪”?
国内企业欲联名上书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可口可乐欲吞并汇源 外资并购引发反垄断争议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启示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北京晨报》
社长 郭坦

奥运会上"做文章"
《新世纪周刊》
总编刘丰

有选择的信息才有价值
凤凰新媒体 CEO 刘爽
视频网站版权混乱
通用电气(GE)中国
公关传播总监 李国威

通用电气(GE)如何打好奥运宣传战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