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文章正文

刘宏:时代的痛苦与快乐
作者:刘宏     来源:青年记者     更新时间:2008-4-1 10:02:13

  我之所以写这个题目,很重要的原因是,30年前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书,从此和新闻有了不解之缘。到目前为止,我新闻生涯的一半时间是在《人民日报》度过的,而在《人民日报》的岁月里,我记得有的同学曾经嘲笑过我的电话号码,因为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更换过办公室的电话号码,这通常会被理解为缺乏变化,言下之意就是没有仕途升迁。

  30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短暂的,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却是长久的记忆。最近的这3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从经济变化的角度看,它几乎肯定比之前的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内的30年变化快。甚至从横向的角度看,中国这3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比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要快。在这个意义上说,能够在这30年里作记者或者和新闻行业结缘,是非常幸运的。我的许多大学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早就改行了,而我还一直工作在这个行业。

  一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报考大学新闻系时,有长辈善意地劝阻说新闻行业政治风险大。今天看,他们并不了解这个行业,只是对文革中的记者存有某些表面的印象。事实上,我大学毕业后恰恰到了中国最政治化的《人民日报》,我不能说《人民日报》大院内的空气都充斥着政治的味道,但是至少对比其他新闻单位,《人民日报》的内部气氛是颇为严肃的。毛主席说,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在那个时候,紧张和严肃似乎代表着政治的氛围。我记得,我当时到外地采访时,经常有一种小鸟飞出笼子的感觉。实际上,我也到过很多新闻单位,发现他们那里的气氛比《人民日报》轻松得多。在这个基础上,我很难想象文化大革命中新闻单位的气氛会是什么样子的。

  大学时,我在《辽宁日报》实习。那个时候,《辽宁日报》最重视的是头版,而头版头条又是重中之重,这种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大字号,并且还有边框等一系列版面手段。当时有一种传说,辽宁的标题、上海的内容,形容辽宁人敢于作大标题。盛名之下,其实难负。但是《辽宁日报》当时的做法和今天许多都市报的炒作还是不一样的,当时是政治需要,而今天是经济追逐。有趣的是,今天正是都市报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过去大报头版头条的终结者,今天很多都市报的头版只有一条,何来头条?

  在大学新闻系学习时,当时新华社女记者郭玲春写的有关金山追悼会的消息令人耳目一新,是我们这些学子的活教材。但是今天看来,她的那些散文化的消息写作多少有点唯美主义的倾向,形式大于内容。至少到目前为止,新闻报道依然是内容为王。

  二

  大学学习的那些年,是我憧憬作一个好的新闻记者的时期,同时,也是我的理想不断被打击的时期,因为经常有毕业生说新闻单位看不上新闻系学习的这些东西,因为在新闻单位都得听领导的,大学里学的这些东西是典型的纸上谈兵,和实际工作完全是两回事。

  刚到报社当记者时,有一次采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当时是坐飞机到兰州采访一个在饭店工作的劳模,他在我们这些记者面前拿出了当时一些报纸报道他的剪报,我想这些剪报应该是他自己收集整理的,有点像今天的公关人员,他主动猜测我们这次需要从什么角度采访。那时的典型人物多多少少有一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这位劳模也不能幸免,当他讲述他的英雄事迹时,我忽然觉得他有时候好像是为媒体而生的,换句话说,他似乎在某些时候是生活在媒体的报道中,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的真实状态。在这种改变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

  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坦率地说,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可能还停留在文革时期。记得当时采访先进人物时,新闻单位的老同志常常告诫我们要转变世界观,只有在思想上靠近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写出好的报道。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是,怎么解释美国记者斯诺写出了轰动世界的延安报道《红星照耀中国》?我们这些文革以后的早期大学生,在自己的中学时代就为建立世界观而迷茫,现在工作了,又要改造世界观,难怪许多人习惯于用痛苦来形容上世纪80年代的思考方式。不管这种方式是故作深沉,还是表现出一个时代的迷茫,总之,它给我们带来的结果好像是推迟了世界观的确立。白岩松说的痛并快乐着,好像是在定义上世纪90年代的思考状态。如果让我区分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思考状况,我宁愿使用痛苦和快乐来区别。80年代的思考似乎背负了太多的人类、国家和整体的责任,而90年代的思考方式则在麦某种程度上显示出更多的个人主义色彩。我们甚至还可以把80年代划入政治时代,而把90年代归入经济时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才觉得90年代进入新闻记者队伍的青年人相对轻松一些,前提是他们为晚报和都市报或者电台电视台工作。

  三

  事实上,在我刚刚开始进入新闻行业时,新闻记者的职业声誉已经有所下降,我记得在当时的职业排行榜上,记者的地位已经远远落后于科学家,毫无疑问,上世纪80年代对于中国来说是崇拜科学的时代,确切地说,是崇拜自然科学的时代,徐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让陈景润家喻户晓。在那个时代,我能够明显看到的是,科技记者是非常走红的。

  有趣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记者好像在唱主角,虽然文革以后,以阶级斗争为纲已经让位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我仍然很难忘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传达给我带来的震动。在那时,好像存在一种“经济部现象”,许多挑大梁的记者和报道都出自媒体的经济部,这并非《人民日报》的特有情况。虽然《人民日报》可以说是中国最大并且也最权威的政治报纸,虽然我们也是最讲政治的国家,但是一直到今天,我们很少有记者愿意别人称呼他们为政治记者,我们习惯于称做时政记者和时政报道,好像政治记者是一个敏感的概念。与此相对应,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很少看到政治家的字样,我们习惯于称之为领导人。同样,在我们的电视中,好像有很多的政治节目,但是又似乎没有专门的政治节目,以至于这种情况令研究电视政治节目的专家感到困惑。

  我开始作记者的时候,中国很多地方的人们可以说从来没有看到过记者,记者给人的印象是相当神秘的。而今天我们可以发现,记者已经平民化了,记者数量扩大了很多倍。但是,与西方同行相比,中国记者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即便是从收入的角度看,中国新闻记者的行业平均收入,应该说是高于西方同行的,这并不是纯粹的同行业收入比较,而是社会各个阶层的收入比较。另外,可能是更加重要的,中国老百姓对新闻媒体的依赖是非常明显的,无论是舆论监督,还是作为老百姓反映问题的唯一渠道,中国的媒体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

  四

  从报道新闻到讲授和研究新闻报道,我在这30年中经历了从记者到教师和学者的人生角色变化,总的讲,我的后两个角色要比前一个角色扮演得出色一些。公平地说,作记者的经历对我后来讲授和研究新闻报道有很大的帮助,比较突出的是,这种经历使我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与我读大学新闻系的时代相比,今天我教的学生很少有对政治感兴趣的,他们大多是对娱乐节目更感兴趣。他们进入新闻专业时,大概已经听不到有关这个行业政治风险的提醒了,更多的学生打听的是这个行业的收入水平。其实今天的大学里面的政治课数量并不比我上大学时少,但是好像很难培养一种政治追求。就如同今天大学新闻专业也不缺少道德伦理课,但是并不等于能够培养出新闻工作者的伦理追求。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彭兰:Web2.0 时代信息消费的双重旋律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