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总编主编 >> 文章正文

日本侨报出版社总编辑:每个中国人都是“民间大使”
作者:杨立群     来源:解放日报     更新时间:2008-5-7 15:01:18

  上世纪90年代,一部《北京人在纽约》、一部《上海人在东京》,不但将留学生文学推向顶峰,更记录了那一代人难以忘却的记忆———中国实行开放政策打开国门,走出国门的中国青年则在异国他乡演绎了坎坷的奋斗史。斗转星移,20多年过去,现在,这些当年的年轻人在日本还好吗?他们对中日关系又有哪些感受?在中国国家元首时隔十年重访日本之际,我们有缘采访了一位在东京的北京人。

  “中国领导人很亲民”

  更多的人知道段跃中,是因为他出版的《35号投手温家宝》。

  2007年12月,这本印有中国总理身穿棒球服彩照封页的精装版书籍,在日本各大主要书店一推出,就引起了很大关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前驻日大使王毅还特意为此书题辞。

  记者:这本书在日本反响如何?

  段:《35号投手温家宝》推出后反响特别大。我们是在中国驻日本大使崔天凯到任的祝贺酒会上首次发行这本书的。当时出席招待会的日本前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在浏览了此书后立刻表示,可以将此书转交日本首相、他幼时的同学和棒球队队友福田康夫,待他访华时,作为礼物送给温家宝总理。不久后,东京大学的一位学者就告诉我,已经先于谷野把书转交给福田首相了。

  另外,这本书上市后我们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和电子邮件,他们都说读了之后对于中国领导人平易近人的风范很感动,一些人买了作为礼物送给朋友。

  对于胡锦涛主席此次访问日本,我们华人早就翘首以盼,所以我们还专门选择在胡主席访日之际推出了中文版。

  在日华人不再“三把刀”

  其实,《35号投手温家宝》只是段跃中担任总编辑的日本侨报出版社这几年来出版的近200本书中的一本。自1991年辞去《中国青年报》记者工作从北京赴日本自费留学,段跃中已在东京摸爬滚打了17年。

  谈起他的出版社和那些用日文或中文出版的书籍,可以感受到段跃中言语中的自豪感,而段跃中在日本事业的“成长”,也是近几年来在日华人生存状态明显改观的缩影。

  记者:据悉侨报出版社的出版物主要是关于中日关系和在日华侨华人的,那么目前在日华人的生存状态如何?

  段:目前在日华人已经超过70万。老一代华人即使在日本获得学位也很难进入主流社会,不过现在在日华人的地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在日华人生存状态有了明显改观。可以说,从老一代华人的“三把刀”(菜刀、剃头刀、剪刀)到渐入主流,华人的努力的确让日本百姓刮目相看,每年日本首相也都会邀请华人参加樱花会等活动。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新旅日华人在学历上有很大改变,在日获得博士学位的就有6000人,获得硕士学位的更有好几万。现在,在日华人在各个领域都很活跃,可谓360行,行行都有华人活跃的身影。不但很多华人进入了日本的大学、研究机构任职,各大媒体里也都出现了华人记者的身影,在日成功创业的华人也不少,而且基本聚集在技术含量很高的高科技领域,其中成功上市的企业就有4家。

  心与心的交流很重要

  除了在东京从事新闻出版活动,段跃中也尝试进行一些民间交流的工作,比如举办面向中国人的日语作文比赛和面向日本人的中文作文比赛。去年8月份,更在东京池袋创办了日本第一个“汉语角”。

  记者:日本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对中日关系关心吗?

  段:近几年来,日本老百姓中对中国话题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也许是学会中文更容易找工作,学习汉语几乎成了一种风潮。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全国有200多万人在学习中文。我们创办的“汉语角”,从去年8月份开始的寥寥十几人,发展到今天,已经跃升至900多人次了,参加的日本百姓中,既有85岁高龄的老人,也有4岁学语的孩童。

  但我在日本17年,总的一个感觉就是日本人对中国还不太了解,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国民意识的变化,在很多日本朋友心中还不十分清楚。我们国人对日本也并不太了解,在网上经常会看到一些不太理智的声音,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

  记者:那么症结何在?该如何来促进相互之间的进一步了解呢?

  段: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两国国民的交流不够是一个原因。日本的媒体在报道中国的时候,负面报道比较多。所以我们觉得应该有更多的日本朋友直接到中国来,或者和在日中国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此外,现在的外交,不仅仅是政府的外交,更多的是一种公共外交,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国民都是民间大使,都是一个外交官,都代表中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表现出一个中国人的优秀风貌,传达给对方一个正确的中国文化的信息,那么,外国朋友对中国的印象也会越来越好。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张建星:从哪里开始 转型期的数字报业
邹韬奋:民国出版史上的深入思考者
董秀玉:从一而终的文化关怀者
每日甘肃网总编辑:互联网的农村市场潜力很大
陕西通网陆效中:各个网站精华新闻互用共赢
荆楚网阎思甜:四分天下还为时过早
孝感日报《财富周刊》主编胡剑
吴志强:美报界华裔最强人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