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专家官员 >> 文章正文

闵大洪:汶川地震中互联网传播趋成熟
作者:闵大洪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08-5-23 9:17:53

  汶川地震 标志着网络媒体正成为主流媒体

  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最早的报道,据我目前看到的信息,可以分为官方媒体报道和网民在互联网上报道两类。

  14点46分,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

  14点53分,新华网发出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

  外电报道称:“作为许多人眼里中国政府的主要宣传工具,官方媒体新华社此次对四川地震的报导之迅捷、之全面大出人们预料。地震发生当天,新华社发出了成百上千条震情通报,几乎每分钟都有新讯息发出,它还发布了现场记者对灾情的坦率评估。而新华社以往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一家四平八稳发布着官方政策信息的新闻机构,报导突发性、敏感性消息非其所长。”

  据百度报道:“第一个发布发生地震消息的,是百度贴吧的网友——IP为61.161.76.*的百度网友没来得及登陆,就在地震吧发出一篇题为“地震了”的贴子,内容简明扼要:“四川地区发生地震”。发帖时间是14时35分,距地震发生时间仅间隔6分钟。”

  据新浪报道:“地震爆发后不到十分钟,新浪论坛来自四川泸州市的一位网友发布了首个地震播报贴子“出事了,我一边打字手一边哆嗦”;三分钟后,北京网友青砖客上贴,“地震了,我在瞬间产生了晕眩感”,之后成都、武汉、郑州、山东、上海等各地的网友纷纷发帖或跟帖表示感受到了震感,并纷纷跟贴说明自己所在城市的情况。”

  当地震发生后,人们纷纷通过MSN、QQ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描述和交流着自己的震感经历,而这两年兴起的“迷你博客”(又称“微网志”)的形态在这次地震信息传播中亦显示了独特的作用,

  有的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以《网民纷纷利用miniblog进行实时报道》为题,写道:“刚才在MSN群里聊天的时候,有人说“北京地震”了,我于是马上去看FANFOU首页,果然不出所料,首页几乎全是关于地震的民间消息,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是公民记者。消息太及时了,我马上截屏,刷新网页,短时间内,我对地震的了解就增加了,原来是四川地震。”

网站色彩改为黑白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

  对这一网络传播形态,不少国外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如5月14日韩国《朝鲜日报》一篇报道的标题为:《“市民记者”实时传灾情灾难中表现踊跃》,其中写道:“英国《每日电讯报》13日报道说,美国微博客Twitter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快汛,第一个将此次大地震向全世界报道。中国当地网民就是通过该网站率先向全世界传达了发生地震的事实。居住在北京、上海、成都的Twitter用户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了震中的地图、晃动的建筑物和因职员们都跑出去避难而空无一人的办公室等照片。”再如,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13日在《科技进步加快地震讯息传播》一文中,也写道:“在全球这个互联网和手机用户数最多的国家经历这场灾难时,许多人迅速通过迷你博客、短信和网络视频发布信息,让数百万人能够了解到地震的消息。在中国各地的城市,很多人都依靠手机获得最新的地震消息。四川省会成都的用户迅速通过Twitter、饭否(Fanfou)和爱唠叨(iLaodao)等迷你博客发出了一直持续到22时之后的余震的消息,当时距离地震发生已有约8个小时。发布这类短消息的做法叫做“豆客”,它可以让用户通过短信、网络链接或即时讯息工具播出他们所见所闻的短消息。周一前,在四川大学学习汉语的英国人丹尼尔·埃巴特(DanielEbbut)的Twitter账户只有两个“追随者”(即经常阅读他的博客内容的人),而现在这个数量已经增加到了93个。埃巴特说,现在Twitter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和有价值了。”

  在这次地震中,中国各类媒体第一时间全面的报道,得到国际社会和国外媒体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次非凡的进步。路透社5月14日的评论说,与以往的历次灾难不同,中国政府此次对灾情的信息没有任何隐瞒,并承认最终的死亡数字可能达数万。有的文章写道:“从年初的冻雪到5月的震灾,短短几个月,中国政府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无论是反应的灵敏,还是应对的效率,都已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更令人瞩目的,是信息披露的及时与充分。政府通过现代传媒手段,不但将整个灾情袒露在公众眼前,而且对救灾的进展,进行了不厌其详地报道。在这一刻,政府的运作不再是黑幕之下静悄悄进行的游戏,而是展露在阳光之下。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政府突然由无形的主宰者,变成了有形的关爱之手。”


网络助力消息传播

  29中国网民热衷IM地震消息多通过QQ传播

  5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IM(即时消息)目前在中国市场十分流行,在2.1亿网民中,有6000多万IM用户。

  在办公室,在编辑Excel文件的同时,有时也不忘聊上几句。有关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很多都是通过QQ传播的。[详细]

  200家中国网站联合大行动: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子弟兵在行动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后,一篇题为"我预测2008年5月12日中国将发生地震"的帖文在国内论坛、博客中传播。后经查证,此贴属于谣言贴文。12日震灾才发生短短几小时,网上、QQ、短信又传出"5月12日晚22时至24时北京局部地区要发生2至6级地震"的谣言,由于国家地震局及时出面辟谣,才避免了北京地区广大民众的恐慌,及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

  这些造谣传谣者无事生非的卑劣行为,影响了国家安定、破坏了社会安宁。在国家面临特大自然灾害之时,为清除网上虚假信息、谣言、臆测,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以实际行动保证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开展,由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网、阳光中国、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青在线、中国广播网、中青网、千龙网、中国机构网、文新传媒、百度、搜狐、新浪网、腾讯网、网易、中华网、TOM、华声在线等23家网站共同倡议发起“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杜绝虚假信息,共建诚信网络'”诚信自律行动。活动上线第一天,响应网站就超过了200家,“我承诺不传谣、不信谣”网民签名活动也得到广大网民的积极参与。[详细]

  互联网成为声援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特殊战场

  汶川地震后一个小时内,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以及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等各大网站纷纷推出四川汶川地震专题,迅速将报道重点转移到抗震救灾方面,将网站首页和新闻频道要闻区的三分之一用来做抗震救灾报道,抗灾救援、灾情消息、感人事迹和网络互动等版块同时推进,全面跟踪灾情动态,消息迅捷而内容丰富。

  尤其是在震区和外界失去联系的黑暗时刻,广大网民守着互联网等待,生怕遗漏掉任何一点信息。“从5月12日下午起,我就没有关机、离开网络,我使用所有的搜索引擎搜罗四川、汶川、地震的消息,任何一个帖子我都不放过。作为中国人,我不能不急于知道我们同胞平安与否的消息。”北京一位网民说。

  据不完全统计,在地震发生后短短四五个小时内,各网络搜索引擎有关“汶川”的查询量就在3000万条以上。而随着第一批有关震区情况的新闻消息在网络上被转载,网民立即“蜂拥而上”点击阅读,12日下午,新华网有关地震灾区现场动态的新闻一经发布,一分钟之内就被点击近千次。[详细]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杨澜:英国前王妃来信慰问汶川地震
张庆松:IPv6将使中国落后美国20年
方兴东:CCTV,越开放越有力量
彭兰:新一代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变局
张朝阳:什么是互联网门户老大的评价指标?
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蔡名照:互联网让奥运更精彩
蔡名照:互联网广泛参与将使北京奥运会令人瞩目
王蒙:互联网将有助于传统书籍行业发展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