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名记名编 >> 文章正文

残奥会盲人注册记者:用声音“写”出感人精神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晨报     更新时间:2008-9-17 9:16:46

  “中秋节电脑服务器好像也想休息,节目差点儿就没法直播了,幸好有网友‘救驾’。”在位于丰台区西罗园的1+1视障人声音工作室里,傅高山和同伴呵呵笑着,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说得轻描淡写。这是一个由1名肢残人和8名视障人组成的非营利工作室,制作残奥会节目并通过网络电台播出,“台柱”杨青风是此次残奥会中唯一的国内盲人注册记者。

  ●采访

  握盲杖拄双拐奔波赛场

  残奥会开始前的一周,青风成为国内唯一的视障注册记者,和老搭档解岩制作残奥会节目。“我们主要是想让残疾人,尤其是视障人感受奥运,所以节目用网络电台播出,名称是《咱们的残奥会》,每天100分钟。”解岩说,过去的残奥会从来没有过中国的残障记者,“这一次,在八千多万残疾人中,终于有了我们自己的声音!”

  浏览过去15天的节目,有残奥会新闻中心发布会的现场采访,有9月6日开幕式的现场连线,也有中国盲人门球队赛后的第一时间专访……“我们的节目会一直做到17日残奥会闭幕,青风和解岩也会一直呆在第一线传回最新的采访。”

  青风每天一手握盲杖,一手拿着巨大的采访机,和拄着双拐的解岩奔波于现场。“解岩就是我的眼睛。”青风笑着说,“采访残奥会我主要负责视障项目,他负责肢残项目。”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也有些项目我们要共同合作,比如赛艇。”

  ●视角

  分享残奥的快乐和成就

  解岩一般用双拐,但偶尔也会坐轮椅。“坐轮椅一方面是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也是体会全天候需要轮椅的残疾人的感受。”乐观的他并不避讳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方便,自己总结了“肢残人参加会议的五大尴尬”。“第一个尴尬,水杯里没有吸管,没有双臂的人就没法喝水,还有自助餐,拄拐的人就吃不了。”他说,“你看,我们每天都在解读残障。”

  而每次采访,青风的提问总是出人意料。“比赛结束后我会问他们,你觉得观众认为你什么地方最好看?”青风说,其他媒体的记者可能更多地关注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如何艰苦,“但我觉得,残奥会可以分享的东西很多,除了自强不息,还应该有快乐和成就。他拿了金牌,他的感觉跟奥运冠军是一样的!”

  昨天,青风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开会讨论以后节目的走向,“残奥会结束后,我们的电台节目仍然会继续下去,内容主要是以关注残障为主——我们的主要受众是盲人,这也是我们最关心的内容。”

  ●沟通

  播音时碰胳膊肘来暗示

  在他们的工作室里,有专业的录音、调音设备,还有一个改造的录音室。因骨癌致残之前,解岩曾是一位IT精英,在这里,他的专业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我们在电脑上安装了语音软件,屏幕上出现什么,就会被读出来,还有专门按照盲文设计的输入软件,上网查资料都没问题。”

  “残奥会是我们第一次尝试用网络电台直播。”青风说,他们不得不想出许多奇妙的招数来保证直播顺利,“我们特意安装了一个门铃,播音时导播有问题,就通过这个门铃来提醒我们。如果是两个主播一起做节目,有问题没法停止,又不能写字条,就用‘碰胳膊肘’来暗示,像‘密码’一样,不同次数代表不同含义。”(赵王月)

  工作室语录

  解岩:我们认为1+1=2,是希望告诉大家,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像1+1=2那样简单、真实;我们也理解1+1可以小于2,因为我们想拉近健全人和残障人的距离;1+1也可以大于2,因为我们相信团结的力量;我们觉得1+1还可以等于1,因为是不同的1组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最后变成更大的1。

  杨青风:你去欣赏话剧、欣赏音乐、欣赏奥运会,同样可以去欣赏残奥会,这可以说是生命感动生命。你也可以完全从欣赏的角度去看待残奥会,你会发现这是一种非常美的艺术。

  杨青风:通过这个节目,我们有了自己的声音,我们希望人们了解真实的残疾人的生活,让残奥会显得不那么遥远——我想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要达到的。

  黑白照片彩色人生

  昨晚,记者联系杨青风,请他为我们提供一张工作室工作人员的合影,没想到传过来的是一张黑白照片。一打听才知道,一来,因为他是盲人,平时几乎不拍照;二来,他压根不知道这个照片是黑白还是彩色的。我们相信,虽然照片是黑白的,但杨青风和朋友们的人生却是彩色的!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盲人注册记者:不只需专用设备 共享最好
邀桑兰解说残奥会 “韩大嘴”跨界侃电影
专访张艺谋:残奥会让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执行总导演张继钢专访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北京晨报》
社长 郭坦

奥运会上"做文章"
《新世纪周刊》
总编刘丰

有选择的信息才有价值
凤凰新媒体 CEO 刘爽
视频网站版权混乱
通用电气(GE)中国
公关传播总监 李国威

通用电气(GE)如何打好奥运宣传战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