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主持人 >> 文章正文

王小节:奥运契机造就《小节探营》大手笔
作者:佚名     来源:新闻与写作     更新时间:2008-9-26 9:11:46

  北京奥运前后,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到,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小节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各个和奥运有关的地方做着相关报道,尤其是她身兼制片人、主编、主持人的身份制作的系列节目《小节探营》更成了所有关心奥运的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过,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不到10分钟的节目背后,王小节和她的团队顶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并最终借着奥运的契机完成了中国电视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大手笔制作。

  记者:出于什么想法开办了《小节探营》这个节目?

  王小节:从2006年的《奥运来了》开始,这两年多的奥运报道中,我们的视角不是只停留在体育赛事本身,奥运会是个大的盛会,我们试着从人文、经济等各个角度去关注它,比如,奥运志愿者、奥运交通、绿色环保等等。但是到了奥运前夕,无论如何也应该报道奥运备战了,我在2007年底报2008年选题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想法。

  记者:如何说服体育总局答应采访正在训练中的运动员?

  王小节:这个过程非常困难,因为体育总局一直不希望任何外界因素打扰运动员备战,消息封锁得非常紧,如果我们拿不到这些题材就很难做这样一个选题。这里就有个报道理念的问题,我在向他们阐述节目策划时说,我们做这个节目的思想绝对不是单纯地关注成绩,而是想引导大家去正确地认识每一个奥运项目,让大家把关注点定位在"人"这个层面上,而不仅仅是他们将要卫冕的"冠军"这样一个符号,我希望这个节目做完之后能够减低外界对运动员的压力。

  根据这样一个理念,我们设计了一些环节,比如让前奥运冠军李小双去讲体操是一项什么样的运动,更多地让大家知道这些体育赛事里面的不确定因素,包括项目的难度、某些项目瞬间决定结果的特点、运动员本身的压力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让运动员回归成一个普通的人。

  记者:《小节探营》在播出形式上具体是如何安排的?

  王小节:这实际上是一个怎样播出能达到效益最大化的问题。《小节探营》这个系列整个包装下来是一个大的架构,每一集8到10分钟。早、中、晚重点覆盖"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联播"等栏目,另外晚上8点到9点还有一档《奥运来了》特别节目,这样通过"轮番轰炸",《小节探营》的宣传效益得到最大化,而中央电视台以往很少有这样的力度。

  其实系列报道往往会比单个报道有影响力,更何况这个系列报道我们又和其他节目相配合。具体来讲,早上是吃早饭时间,比较匆忙,于是播出时我们就删掉了"高手说"这个环节,只播五六分钟,让大家看到运动员本身就可以了;午间的时候,我们只播出"备战"这一块,纯属新闻性的,大概有三四分钟;而最先采访到的几个人--刘翔、姚明、张怡宁和杜丽,则集中放在了"新闻联播"里面,到后来,赶上有合适的采访就在"新闻联播"里播一两分钟;到晚上的时候会集中完整播放。这样,高关注度的题材,在黄金档的新闻里高强度播出,《小节探营》就成了一个品牌。播出两周之后,《小节探营》的传播效益就已经超过了《奥运来了》,到第三周的时候,观众就非常认同了。

  到了8月1日,各代表团运动员都来了之后,就不再"探营"了,变成"探村"了,我们开始把奥运村介绍了一遍,并把一些国外运动员的看法也加入了进来,最后以对奥运村村长陈至立的专访作为结束。

  记者:能否谈谈《小节探营》背后的报道团队?

  王小节:我这个团队大约七八十人,有做新闻的、做谈话节目的、做专题的等等。我们所尝试的这个报道形式,是电视台很少见的,要不是因为北京奥运会也几乎不可能实现。我们这个团队很年轻,在这两三年的报道过程中不断成长,但有一点好处是,我们不是专业的体育报道记者,所以看到的东西都是新鲜的,更加接近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此外,我们不是专业做栏目的,都是做新闻出身的,所以也可以不受框架的限制,更加可以按我们原有的想法向观众传达有效信息,所以这个节目从开始创办就比较有特点。

  记者:《小节探营》带给你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王小节:首先,永不放弃的精神。当时,除了体育总局那边的压力之外,台里领导和周围的同事也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但是我很执着,最后就做下来了,第一期播出来之后,后面的就好多了。其次,从这两个月报道奥运的经验看,我认为选好了一个新闻点,然后把它扎实地坚持做下去,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一切为了奥运——专访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翟惠生
杨澜:奥运是冷暖自知的个人体验
马国力:体育频道不姓马
刘璇奥运主持出色签约TVB
央视“名嘴”柴静:独特视角看奥运
陈力丹:京城纸媒报奥运 尽显职业水准
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奥运报道的六个新特点
奥运美女主播大PK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北京晨报》
社长 郭坦

奥运会上"做文章"
《新世纪周刊》
总编刘丰

有选择的信息才有价值
凤凰新媒体 CEO 刘爽
视频网站版权混乱
通用电气(GE)中国
公关传播总监 李国威

通用电气(GE)如何打好奥运宣传战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