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职场招聘 >> 业务园地 >> 文章正文

“报恩新闻”曝出超生问题尴尬了谁?
作者:张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更新时间:2009-6-4 9:50:26

  一篇正面报道拾荒老人回馈社会关爱的感人新闻,却被众多网友解读出了超生问题。

  截至5月28日下午4时许,搜狐网上一篇题为《夫妻拾荒供4个大学生拒绝作假骗政府补偿》的新闻以2600多的回帖量居网评排行榜第三名。这篇新闻转自5月28日重庆某报第20版的整版通讯。不难看出,该报是将其作为一篇正面报道而推出的,该文也确实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网友回帖,赞叹拾荒者杨明达夫妇吃苦耐劳、感恩图报的品德。

  然而,众多网友也对此事作了逆向解读。以搜狐网为例,至5月28日16时许,该文获得2600个共93页的评论。按随机等距抽样的方法统计,64%的回帖网友没有谈到杨明达夫妇的计划生育问题,另有31%的网友在回帖中批评杨明达夫妇超生,比较典型的回帖是“既然他们这么困难,为什么要生4个孩子?如果都这样,中国早超20亿了,那还怎么全面小康?”5%的网友认为不应该批评杨家的超生问题,比较典型的发言是:“向培养出四个大学生的夫妻致敬!”

  网友的质疑证明我国新闻受众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相比之下,有关采编人员在采编这篇稿子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职业素养却令人堪忧。其一,法治意识淡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大众传媒负有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社会公益性宣传的义务。我国1973年就开始在全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杨家第三胎、第四胎出生于80年代末,显然属超生大户。其二,夸大其词。该文的标题称“拒绝作假骗政府补偿”,看罢令笔者不能不佩服某些记者“点石成金”的本事。仔细阅读正文可以发现:报恩不过是“有借有还”、“人情来往”,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不如此,一个普通人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谓“拒绝作假骗政府补偿”更是牵强附会。

  “报恩新闻”曝出超生问题,反映出某些编辑记者职业素养的缺失,反映出某些媒体的浮躁,值得所有传媒人引以为戒!(□龚升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幽默化解尴尬提问 韩乔生:“语录”让我红起来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