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电视 >> 文章正文

《新闻联播》台前幕后探微之一:开播第一天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晚报     更新时间:2008-1-4 9:12:17

  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开播的第一张串联单

  30年前的今天,即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正式创办。恰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当年,历史的巧合使之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忠实记录者,同时也肩负着中国电视新闻改革领路者的重任。《新闻联播》栏目收视率一直雄居全国电视新闻栏目之首,也是全世界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栏目,被看成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不久前,《新闻联播》悄然推出四位新主播,引发海内外媒体热议。细心的读者却发现,竟然没有来自央视“官方”的任何消息。30年来,《新闻联播》记录了无数国内外大事,它自身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经过一年半的紧张采写,在她30岁生日之时,《〈新闻联播〉台前幕后探微》一书的撰写工作已接近尾声,本报独家节选部分章节连载,以飨读者。

  1958年春天,筹建中的中央电视台(当时称北京电视台)在向中央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明确提出:“国家电视台作为一个新闻机关,必须首先办好政治性、新闻性节目。”

  到197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新闻事业已走过了近20个年头。这一天,一个全新的新闻栏目《新闻联播》悄然出现在观众面前。这一天,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更没有美酒,甚至没有留下一张合影。开播首张串联单上留下了首任《新闻联播》组组长黄一中清秀隽永的字迹:“12月31日下午,三位台长决定用新闻部拍摄的新片头播出。”那个时代,就像中小学生的考试试卷一样,串联单是油印的,入选内容确定后,首先刻制蜡版。黄一中因写得一手好字,在与后来成为第二任组长的李茂宽一番谦让之后,最终由黄一中刻制蜡版。第一张节目串联单还留下了多人的笔迹,有几处勾勾抹抹的痕迹,原本排在中间位置的新闻“邓副主席等出席国务院同外国专家欢庆新年招待会”被一个长长的箭头勾到了第一条的位置。第三条和第四条新闻被标明来自太原台和河北台,初创时期的《新闻联播》,有70%的新闻来自地方电视台。

  在这之前,本想召开一次全国地方台通联会议,因当时国务院规定,开全国会议必须报国务院审批,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决定在合肥、太原、成都召开区域性电视座谈会。在1977年10月末到12月初期间,新闻部的夏之平、朱继峰、穆昭山等飞赴全国各地组织会议,后来被戏称为“飞行会议”。新年前夕,地方组第一任组长穆昭山受命组织更换新的栏目片头。美工组负责人张德生说,《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名字太长,建议简化成《新闻联播》。新片头蓝地白字,简洁大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新闻联播》的播出过程简单得就像播放露天电影,一台16毫米的电影放映机将影像投射在一块白幕上,一台电视摄像机同步“转播”,同时一台笨重的开盘式录音机播放着解说词和背景音乐。“直播”过程让现场工作人员提心吊胆,默声胶片镜头间是用胶水粘连的,一旦断裂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影片播放与录音播放不同步,笑话就闹大了。

  1978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始使用仅有的两台ENG电子采访设备,录制新闻声像合一,在采访不久后就可以播出,改变了手洗电影胶片的技术落后状态。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30岁《新闻联播》的台前幕后
《集结号》上新闻联播惹争议 冯小刚回应(图)
《新闻联播》为何左右不是人?
央视回应《集结号》上新闻联播:是为人民服务
不必神化《新闻联播》主播
《新闻联播》改版获肯定定位黄金时段龙头节目
央视称中国观众最喜爱电视栏目是《新闻联播》
南方周末:央视《新闻联播》在变吗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