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评论 >> 文章正文

警惕“新闻价值”遮蔽人文情怀
作者:刘彦青     来源:燕赵都市报     更新时间:2008-5-26 9:30:02

  生命奇迹再次上演,被困达216小时的受伤女工崔昌会成功获救。在巴蜀电力金河电站工地,38岁的女伤员崔昌会独自被困在临时工棚附近。由于没有食物和水,为了不连累两名没受伤的工友,她“逼”走了他们,靠一个梨子、蚯蚓、野草和尿液维持生存。

  汶川地震,举国同悲。公众的人文情怀得到张扬,在为受灾同胞祈福的同时,各种各样的救助和支援行为仍在不断进行之中。诸如“女子被困216小时获救”、“6旬老太废墟撑196小时”之类的信息,无不让我们为守望相助、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所感动,也为我们这些不能去灾区作贡献者以心理安慰。

  但是,随着救助工作的深入开展,笔者发现,现在似乎已经到了展示受难者痛苦的时刻,不少新闻乐于报道一些吸引“眼球”的信息而忘记了人文情怀的要义。比如一些报道或节目把展现个体的痛苦作为重点,甚至无情重现灾难的狰狞,完全无视受难者的心灵创伤,无视幸存者失去亲人的痛苦……不一而足。

  何以如此呢?笔者以为,这是一个误区,是错误估量了灾难的新闻价值,是把所谓的新闻价值当作了报道的衡量标准。换句话说,进入我们视野的灾难是一些人士认为具有了“新闻价值”的灾难,而没有“新闻价值”的灾难则被无情放弃。

  毫无疑问,以传播信息为职责的传媒,对灾难信息的传播是应有之义。作为公众信息获取的“代理者”,传媒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对受众知晓权的尊重,也是自身履行公共责任的表现。但是,过于注重新闻价值的追求,在笔者看来并不是一种真正对待灾难新闻的态度,而是对受灾者尊严的忽略以及对人性的漠视。我们必须看到那些不具备“新闻价值”的受灾者,他们应得到同样的支持和帮助。

  美国学者罗恩·史密斯指出,传媒在处理灾难所带来的悲痛图像时应该权衡以下因素:照片是否有助于说明报道内容,公众是否有必要看到这些照片,同情照片中所摄人物以及公众的必要。从中可以看出,尽可能避免给受害者及其亲友带来新的伤害,是传媒应该遵循的人文底线。

  由于灾难本身对人类生命破坏的残酷性,灾难新闻传播理应更加重视人文情怀。不过,就现实来说,人文情怀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尽管灾难场景的反常性、刺激性符合新闻传播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是唯一标准,甚至可以说,不是最重要的标准。我们应拒绝血腥、痛苦、惨烈和扭曲的灾难信息传播,应充分考虑和顾及灾难受害者及其亲友的痛苦感受和生命尊严,不顾生命个体感受而展示其痛苦的做法已经不是悲剧,而是赤裸裸的“暴力”。

  永远关注灾难中的“人”是传播者具有良好人文情怀的体现。悲天悯人不是一句空话,应成为整个社会切切实实的行动。正因为如此,笔者以为,应警惕灾难的“新闻价值”遮蔽人文情怀,应关注更多没有所谓“新闻价值”的普通人的命运和苦难。或许,在最后这点上,才是衡量我们是否具有人文情怀的标尺。(朱四倍)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巴伦周刊:微软雅虎案难产导致微软股价低迷
谷歌市场份额继续扩大 微软雅虎联手迫在眉睫
利与弊中小期刊与网络期刊平台的合作
抗震救灾电视节目创中国新闻直播和收视之最
雅虎还能“虎”多久
微软欲把雅虎分三块慢慢享用
业内预计雅虎将剥离亚洲资产  涉及阿里巴巴
雅虎重新回到微软谈判桌前  正考虑各种方案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