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报纸 >> 文章正文

报纸如何重建新闻中心
作者:佚名     来源:新闻记者     更新时间:2009-2-26 9:04:42

  在网络化的初期,报纸通常有一个为传统报纸服务的新闻中心和一个为网络平台服务的网络新闻中心。近年来,随着纸质媒体的市场份额日益被网络挤占,传统的新闻中心虽然规模庞大,却日显疲态,报纸裁员的消息屡屡传来;另一方面,经营有方,规划得当的报纸网站新闻中心却日益扩展壮大。此消彼长之际,很多报纸已经或者准备将两个新闻中心合并改造成一个新闻中心,成立所谓的“一体化多媒体新闻中心”(IntegratedMultimediaNewsroom)。

  如果“一体化多媒体新闻中心”运作成功,那么在传统报纸品牌的大旗下,新闻中心可以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内容加工中枢,生产出适应纸张、互联网、手机,电子阅读器,以及其他各种各样新的信息传播载体的内容。这样,不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阅读潮流如何变换,报纸作为历史悠久、信誉良好的内容生产商,将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如何将传统报纸的新闻中心和网络新闻中心“一体化”,“一体化”是否真的能够通过同一操作平台向不同种类的传播终端传输信息,“一体化”之后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一体化”是否会影响新闻的质量,新闻从业人员该如何顺应“一体化”的趋势,这些都是全世界报业管理者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归纳一些先行者的经验教训,探索多媒体采编报道的可行性,提出并探讨建立多媒体新闻中心过程中亟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硬件设施改造的可行性

  从硬件来看,传统的新闻中心的格局通常是记者集中在办公室的中心区域,管理决策人员在办公室外侧或角落的小办公室里办公。这样的格局安排,在一天一期,一天一个截稿日的工作频率下,是合理而有效的。自从一体化改革以来,一种新的办公格局已经逐步显现。那就是将新闻中心改造成放射状,使其成为一个信息加工的枢纽。

  在这个枢纽的正中心是决策管理人员,通过其选择调配,将信息送往各个出口。从中心连接外围的各个放射线上,是信息加工、采集、制作或推广人员。越靠近中心的工作人员,责任越大,权力越大,往往是后期加工、具有决策权的工作人员;越靠近外围的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就是越基础性的。在这样的格局下,从纵向来看,处于中心位置的决策人员对全局的把握将更容易实现;从横向来看,采编人员、技术制作人员、市场推广人员可能处于同一辐射圈,其互相之间沟通比原来分散办公的格局更加快捷、迅速。

  这个模式的首创者为英国的《每日电讯报》。该报社在改建新的办公大楼的时候,就将该公司的11个新闻部门汇集在一个呈中心放射状的大新闻中心办公室,每一个新闻采编分支呈轮辐状,从新闻总控中枢发散出去。这一突破性的构架已经引来了全世界媒体管理层的参观和学习。

  走在多媒体化前沿的英国《金融时报》也同样采用了这种新的办公格局。

  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报纸而言,耗费巨资完全重新改造新闻中心的客观条件并不存在。所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加以调整才是更为现实的解决之道。硬件改造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编辑对新闻流程的控制,使新闻在被加工的不同节点都能向外输出。只要确保这一点,改造与否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办公硬件改造与否并非是多媒体新闻中心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编辑和记者“多媒体化”的可行性

  就从业人员的结构而言,要建立多媒体新闻中心,一方面对现有的报社编辑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作编辑的流程加快,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提高;另一方面,新闻行业内原有的界限可能被打破,报社出现聘用有经验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采访制作人员的需求,使得内容制作可以向多媒体方向发展。

  从整合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新闻中心运作多年,拥有相当规模的采编队伍,编辑和记者都有相当的经验。在这个新闻中心工作的从业人员,通常有新闻教育的背景,通过获取信息,把信息转化为文字来体现其价值;而网络新闻中心的历史往往不超过十年,从业人员年轻且知识结构多元。在这个新闻中心工作的从业人员,主要以整合新闻资源,把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图像、以及声音等手段,上传至网络,来实现其价值。

  很多实践了整合之道的媒体,在总结其经验教训的时候都提到:整合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员培训,也就是培训传统新闻中心的编辑和记者,使他们能够多媒体化。

  对于编辑而言,多媒体化体现在策划报道的过程中,也就是能够主动利用多媒体传播工具的特性,制定出相应的播报方案,并能运用不同的编辑手段处理信息。

  对于记者而言,多媒体化意味着变革报道的方式,即在传统的文字、图片、版面表达基础上,根据不同传播要求调节新闻思维方式,学会为不同传播载体提供内容。在一些多媒体新闻中心里,记者还被要求进行口语播报,掌握视频拍摄等技能。

  通过对国内外已经或正在进行多媒体化实验的报社的考察发现,总体来说,西方报社的记者年龄普遍偏大,要他们接受新的技术、新的工作方式有一定的难度。《每日电讯报》多媒体整合项目的负责人在回顾整合的过程时说,在报社刚刚宣布这一项目的时候,很多记者和编辑对此抱有很大的疑虑和抵触情绪。为此报社设置了周密的培训课程,所有部门的记者均接受了为期五天的多媒体培训,其内容包括如何制造音像及影像内容。一些事先有非常强烈抵触情绪的记者,在接受培训后,或多或少改变了原有的态度。

  相比而言,国内很多报社的记者平均年龄较轻,对于这样的改变相对更容易接受。在《上海日报》2007年成立的多媒体新闻中心的运作实践中,中心的记者平均年龄不足30岁,能够利用新的传播手段来进行报道,对他们而言非但不痛苦,而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些记者们十分乐于在新闻现场利用手机发送短消息回报社,并开始尝试在新闻现场用手机拍照片传回报社。通常,包含了新闻基本要素的一条短消息,平均约为二三十字,以他们的输入速度,也就是一分到一分半钟就能够完成的事情。

  总之,对于今天的报业管理者而言,培养一支能够适应多媒体信息技术要求的采编队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手段,使新闻从业者对信息技术的掌控能力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朝鲜日报》当选韩国最受读者欢迎报纸
谷歌将终止与报纸的广告合作
北京一报纸恶搞国足雷人:本版含国足内容慎看!
报业大国日本迎来“报纸生存危机”
美国两大报纸协议互享新闻 共同对抗财政困难
报纸的营销:能否像卖可乐一样卖报纸
最新调查:习惯性是港人择报主因
金融危机让《华尔街日报》广告升温 报业扩张正当时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微软亚洲研究院
传播与推广
总监 金俊

公关和媒体是鱼和水的关系
《第一财经周刊》
总编 何力

市场定位决定必须第一
《IT时代周刊》
副总编辑 张里

坚持新闻理念 不畏经济寒冬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9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