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总监CEO >> 文章正文

白林:牢记社会责任 媒体才有持久生命力
新华网副总裁、副总编白林谈媒体社会责任
作者:白林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07-4-11 9:45:14

  打开新华网,从标题就开始的方正、大气扑面而来,从用蓝色特号字做出的大标题《一号文件解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到主页下面设置的《焦点网谈》栏目里列出的《不计成本的浪费人才应该叫停了》,《买套经济适用房咋就这么难》,《没有权利在手,哪还有‘人之常情’》一系列标题,政府与民众,社会与民生,就这样连在了一起。

  网络是虚拟的世界,但它和我们今天的生活却是离得那么近。每当点击新华网,就会感到一股会聚在一起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是那样强大。

  网络媒体的海量信息特点与新闻的准确性是否是不可调和的?这是伴随着网络媒体诞生与快速发展过程中,一直为业界困扰,也是争执不一的问题。

  结合新华网的实践,我们的体会是,无论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坚持新闻客观性的基本宗旨是不变的。海量也罢,时效也罢,都不能放弃“准确性为第一位”的新闻价值观。越是信息繁多庞杂,越需要鉴别真伪,因为公众最终需要的是客观真实的信息,需要对社会进步文明提升有益的信息。为公众负责,为社会负责,新闻和发布新闻的媒体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网络无改稿,社会责任大

  网络与报纸、电视等相比,看似对所发布的信息是可以随时修改的。但事实上,因为互联互通的特性,一条新闻从网上发布后,会瞬间被其他网站包括搜索引擎转载,修改自己的页面可以,可你无法及时修改那么多的页面。从这个意义讲,网络信息的误传误导,其传播速度和传播面更快更广。所以说,网络无改稿,社会责任大。

  如何在海量中追求准确,为事实负责,这是所有网站共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最关键的是,每个能够在互联网这个公共平台上发出声音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网络媒体,你所发出的声音代表受众,又告之于受众,传播客观、真实、准确的信息,是最基本的要求。互联网新闻信息的规范发布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之中,随着这个新生事物的不断成长、成熟,相信最终会形成被全社会共同认可,并为业界自觉遵守的统一診-则、条文和约定,形成相对成熟和完整的规则。

  信息服务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即对公众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要“多”,而是要有质量。质量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既有时效问题,更有准确客观、格调高低和政治导向问题。为什么对网上有些事件的报道,新华网有时会相对滞后。不是不知道,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确定事件真实性,包括事件中的细节不确定,因而不能轻易播报。我们力求做到的是,新华网报道的每一件事,信息的来源是权威的,事实是准确的,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有益的。

  一条消息发出来,里面的事情或许有或许没有,或许有但似是而非。网上出现这样的情况似乎是在所难免的。但作为一个权威网站,作为新华社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绝不能人云亦云。恰恰相反,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真实准确的信息,矫正错误,引导舆论。为公众提供一个负责任信息,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的风范。

  准确性是新闻的生命力。离开了准确性,时效就会失去意义,甚至会产生负面的效果。这就是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的一贯要求,也是新华网具体实践的准则。事实上,我们在许多发达国家媒体的从业守则中,也能看到相同的内容,这是一个负责任媒体的责任所在。至于新闻内容的格调和导向等,更是一个媒体所应坚守的基本底线。

  阅读是自由的但传播没有绝对的自由

  互联网这个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发明,的确为受众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世界,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音频、视频,各种展现形式可以让受众在一台电脑终端上尽情地选择和浏览来自世界各地、包纳生活万象的各类信息。在一个链接无限的网络世界里,阅读是自由的。但如同传统媒体一样,网络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没有绝对的自由。

  2006年“两会”,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境外记者提出的关于互联网管理问题时,引用了萧伯纳的一句话:“自由是一种责任。”总理的回答含义深刻,每一个网络媒体和从业者应该永远牢记。

  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所谓的“自由”一词就不断被人们讨论,特别是Web2.0技术的出现,博客、播客、维客等为所有人都能在这个传播平台上发布信息提供了可能。相应的,网络是否允许“自由”地发布信息进一步成为这个新媒体发展面临的焦点话题。

  不久前我与几位同事一起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考察互联网发展问题,走访了六个城市十多家网站,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在标榜所谓最自由的国度里,对互联网这个“自由世界”,却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如有危害国家利益、侵害他人权益的言论和信息,发布者和办网者都将受到法律制裁;个人的电子邮件随时会受到审查和监控,一旦被发现有危害国家利益的内容,麻烦就来了。即使“阅读”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如有未成年人登录黄色网站,或被举报或被监控,随时会有警察找上门来。2005年底,加拿大自由党一负责人因在其博客上发表辱骂新民主党领导人及其夫人的言论被迫下台。四天后,保守党一竞选官员也因在博客上出言不慎被迫宣布辞职。随后又有多次类似风波发生。由此引发的有关互联网言论管理的讨论一直在延续。目前,美国、加拿大两国已有较强的社会舆论呼吁立法规范博客等网上言论。

  这些情况和事例均说明了一个道理,互联网不是一个“为所欲为”的地方。

  作为网络媒体,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秩序,始终应该是第一位的。规定和措施,说到底就是在履行一个负责任的媒体的职责。内容清新、页面干净、理性规范、信息可信等,这些网民对新华网的肯定和信任,就是从责任意识,从一系列严格的内容管理规定中得来的。没有为社会的负责,为受众负责,为历史负责,“自由”的“鸟”是飞不高也飞不远的。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