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文章正文

刘加增:记录现实,影响当代
作者:刘加增     来源:青年记者     更新时间:2008-4-1 9:49:06

  我1988年初入新闻圈时,正是中国新闻界公认的新闻繁荣时代。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新闻界开始“发力”,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忽然”发现,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这么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它记录现实、干预生活、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动,进而影响整个时代的进程。这是一个新闻自觉的时代,一个新闻发挥它应有作用的时代。

  当然,这一变化来得稍晚了一些,至少相对于思想文化界来说,是这样。随着80年代初期的思想大解放,文艺界率先发力,以蓬勃之势迅速占领人们的视野,一个短篇小说获得全国大奖,作者立刻成为名人,比今天的明星还要耀眼;刊登小说的刊物立马抢手,大有洛阳纸贵之势。伴随纯文学的勃兴,一种叫做“报告文学”的文学形式悄然崛起,在占据刊物大量篇幅的同时,也开始“侵占”报纸的部分版面。相对来说,新闻界还显得沉寂,对深刻变革的时代缺乏足够的关注,或者只做蜻蜓点水式的描摹,仍然满足于一般的宣传教化功能,严重落后于时代。

  80年代中期以后,新闻界终于不甘寂寞,最先突破的,是一种叫做“深度报道”的新闻样式的横空出世,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这也许不大好理解,但在当时确实新人耳目。它以真正职业化的新闻操作方式,融真实性和思想性于一炉,开始了新闻从宣传到报道的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很快将在文学和新闻两个领域打擦边球的“报告文学”挤出报纸版面。这些深度报道,实际上就是西方新闻界早已流行的释义性报道,只不过在当时我们还缺乏理论上的自觉。这一场新闻改革或曰转型,最先发轫于《中国青年报》的一批青年报人,短短几年时间,涌现出了《第五代》、《命运备忘录》、《黑色的咏叹》等新闻名篇,连《人民日报》也推出了《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这样的鸿篇巨制,在社会上引起剧烈反响。新闻从没有像那时那样耀眼夺目。虽然这些报道因其强烈的主观色彩,为后来的新闻人所诟病,但在当时确实非同反响,开了先河。

  然而,这一场发轫于中央级新闻单位的新闻改革,并没有给基层新闻单位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当我走进报社的时候,本报仍然是一张四平八稳的“标准”式样的党报,剧烈变化的社会生活被十分表象地搬上版面,由于记者编辑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所谓的新闻成品读来十分粗糙,大量黑板报式的新闻报道充斥版面,浅显幼稚得令人生疑:这是一个精英聚集的新闻单位吗?这是一个藏龙卧虎的文化高地吗?作为初出校门的学生,带着难解的文化情结,我深深地迷惑了。所以在最初几年,我并没有自觉融入这个集体,而是有意躲避。那些年,我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报社的阅览室,读小说,读杂志,读中青报,冷眼作壁上观,在孤芳自赏之中,时光从身边一点点溜走。自己也被深刻的怀疑和犹豫不定深深折磨着。

  大记者梦正在破灭。我一直以为,一个真正的记者必定有着非凡的经历,能经常出现在一些重大的新闻现场,如灾情肆虐的病房、硝烟弥漫的战场、南极探险、珠峰复测等等,这才是记者真正要干的活儿,这才是记者的职业“规定”和职业精神。

  心向往之而不能,我感到深深的惭愧。我知道,这绝不能用较低的位置、较少的机会乃至性格因素等等为自己开脱,这几乎没有意义。你去不了雪域高原,你总可以去山乡僻壤;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实际上各有各的特点,难分优劣。在一个较低的“规定位置”上,不是照样有人做出了巨大成绩吗?

  大约在90年代中期,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之路。度过最初的彷徨期,我终于为自己确定了比较现实的职业之路:踏踏实实从脚下做起,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情,用心,甚至用生命。我坚信,只要你认真思考,深刻记录,必定能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影响现实,影响当代。如果你能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你的作品,你大致可以成功;如果你能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一篇200字的稿件,你肯定可以成功。

  从事新闻也许是世界上最艰苦的事情之一,因为每一个题目对你来说都是新的,一方面需要你认真研究,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抄袭别人甚至自己。如果你不想重复自己,就会发现,几乎每一次写作都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都要经历痛苦的孕育、生产过程,即使是文章高手,也根本不存在什么轻车熟路、倚马可待。

  痛苦之中孕育着快乐,这成为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的原因。回顾自己的写作之路,那些拼尽心血去写的稿件给自己留下了美好回忆:1996年承担的《诸城改革告诉我们什么》系列,在国企改革已涉深水、命运攸关的时刻,澄清错误认识,旗帜鲜明地呼唤深化改革,呼唤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大胆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1997年推出的《结构调整话题》系列,在人们面对改革困局犹疑不定的时刻,以“迫在眉睫说调整”、“须下猛药治沉疴”为题,呼吁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1996年推出的《走近南山》,透过一个山村的成功实践,揭示中国农村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必然性;1998年推出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榜样刘运库》,通过对一个支部书记基层实践的报道,高扬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理念;2003年推出的《感悟美国》系列,站在中外文化的交汇点上,提供给读者看世界、看人生的崭新视角。2006年推出的《先进性教育在山东》系列,全景式地展现了山东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生动实践,在诸多同类题材新闻作品中,占据着突出位置……回顾那些艰难的“写作之夜”,痛苦而甜蜜。

  这种痛苦和甜蜜恐怕还将继续,因为不知不觉之中,我对这种生活已经有了某种依恋。生活就是这样,一种职业你一旦浸润既久,就已无力自拔。那就听从自己的内心,不再犹豫,继续上路吧。耳边响起富兰克林先生的睿智之语:“如果你不想死后被人遗忘,那么或者写一些东西让别人来读,或者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让别人记住。”新闻记者本来可以兼而为之,我自知不能兼得,只好努力写作。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以勇气和良知记录——记《联合早报》记者韩咏红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