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总监CEO >> 文章正文

搜狐总编辑于威:魅力,来自一颗不蒙尘的心
作者:赵爱宁     来源:新闻与写作     更新时间:2009-5-26 11:36:12

  生命之力就在于心灵。用心灵去触摸,去感受,去衍生那无边无际的意义的世界,前提是要有一颗不蒙尘的心。

  搜狐网——

  ●中国互联网第一品牌

  ●中国互联网主流人群获取资讯和交流最大网络平台

  ●中国搜索引擎的鼻祖

  ●中国互联网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综合门户网站的创始者

  ●日浏览量2.5亿,超过1亿的注册用户;每日2.5亿的页面下载量

  ……

  2007年1月29日搜狐公司正式宣布于威出任搜狐内容总编辑,全面负责和领导搜狐文字内容的建设、规划和管理。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在宣布这一任命时说:“欢迎于威加盟搜狐,相信于威对新闻的独到见解和独立思考,以及在传统媒体数年的宝贵经验,将进一步提升搜狐内容品质和影响力,为网民提供有责任感、高质量的网络新闻,做受人尊敬的网络媒体。”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在网络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于威,她有着怎样的表现呢?是攀着世俗的荆棘徐徐而进,让生命变得更加璀璨?还是一如既往,勤奋、敬业、不为名利所惑地坚守着自己的做人信念?

  我只能算是个职业的经理人

  乍暖还寒的午后,坐落在中关村清华南门高楼林立之中的搜狐大厦,和煦的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照射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编辑大厅里,清扬舒缓的瑜伽音乐伴随加湿器散发出的雾气袅袅升腾弥漫,顿时有种错觉——这是搜狐网核心办公区?于威告诉我,每天下午2点员工都必停下手中的一切,集体做10分钟保健操,以汰滤压力、紧张和疲劳。我用挑剔而略带惊奇的目光审视眼前这位说话绵软、未语先笑的总编,这就是日浏览量高达2.5亿、超过1亿的注册用户、每日2.5亿的页面下载量、中国互联网第一品牌的搜狐总编辑?这位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咄咄之气、娴雅清丽、不满1岁孩子的妈妈,她有着怎样的内心力量驰骋、游弋在这变化莫测的网络世界?

  1995年,张朝阳博士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回归祖国。次年8月,依据风险投资创办搜狐的前身“爱特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998年2月,爱特信推出搜狐,中国首家大型分类查询搜索引擎横空出世,搜狐品牌由此诞生。“出门靠地图,上网找搜狐”,搜狐由此打开了中国网民通往互联网世界的神奇大门。

  1999年,搜狐推出新闻及内容频道,奠定了综合门户网站的雏形,开启了中国互联网门户时代。目前,搜狐新闻和内容频道已成为主流人群获取资讯的最大的平台;搜狐庞大的社区体系,包括搜狐社区和ChinaRen社区,是年轻人休闲娱乐的主要平台;搜狗也已成为新近崛起的拥有最新技术的搜索引擎。目前,搜狐已经初步实现了从创立伊始搜狐确立的“让网络成为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理想。

  现如今,没有人不知道网络,上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于威说,因为网络媒体没有自采权,搜狐的新闻全部来源各大媒体,与之合作的伙伴有上千家,巨大的网络平台容纳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新闻。众所周知,传统媒体都有一个制作过程,而网络没有,由于传输速度快,造成一个错觉,好像新闻都出自网上,其实不然。新闻铺天盖地无时不在发生,筛选怎样的新闻上到网上,关键在于编辑责任意识强不强。在于威看来,维护搜狐网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责任感。

  搜狐的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5岁半。年轻有朝气、充满活力且好奇心强,但是年轻人最缺乏的是经验和责任意识。于威说她在抓队伍素质和建设上下了一番功夫,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层层把关,不间断的思想业务培训,甚至是手把手面对面的,关心爱护每一位员工。据说,搜狐对员工非常厚道,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搜狐非但没裁员还增加了员工工资。“我要求各级主管首先加强责任意识,新闻是客观存在的、严肃的、干净的、反复强调一条新闻会要人命,一条新闻一天能让在位领导下台,我是从传统媒体过来的,新闻的真实是媒体人的生命。搜狐要做百年老店,不能杀鸡取卵。两年多来,我认真履行了我的工作职责,在这个岗位上只能说是称职。”于威说,无论做什么工作,她都会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把事业做到极致,把团队带入佳境。她说她不是什么成功者,努力了,付出了,同时也得到了。对于现在的工作,她说:“我只能算是一个很职业的经理人,算是个称职的领导者,否则,我也不会坐在这里,就是老板不辞我,按我的性格我自己也会走人的。”

  天性是人精神的胎记

  于威出生在辽宁大庆,父亲是中国石油大学的高才生,和铁人王进喜同时代,从小在北京的奶奶家长大的她受父亲的影响,从认字时起就开始接触苏联文学,高尔基、托尔斯泰的名著更是爱不释手,从此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本功。

  1986年不愿受父母束缚的她偏要远离北京的家考取了山东大学中文系。1990年毕业后被分配在济南的一所中专学校当教师,由于天性活泼好动,她和她的学生一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她说,那一年是她人生中最开心、最愉快的,那时还不懂谋生的艰辛与生存的压力。但她又清醒地意识到那毕竟不是自己事业的终极目标。于是一年后,她怀揣兼职当翻译挣的400元钱来到当时经济最活跃的深圳。于威说:“一到了那儿,感觉机会来了,遍地都是招聘广告,要求也不高,只两条:懂外语、文笔好。”她说她这两条绝对占优势,可没想到几试身手却败下阵来,人家要求会说广东话,广东话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几年的打拼,虽然没闯出什么大名堂,但各种工作尝试之后,于威却练就了一身的真本领,品味了人生甜酸苦辣各种滋味。1998年她又回到了北京,找到合适工作前,她开始准备考研,在北大读研期间她又在新华社兼职。之后又考取了美国耶鲁大学高额奖学金……一连串变动改变的只是她的身份,而成就的却是她知识、经验、阅历的不断升华、底蕴的逐渐丰厚。

  天性是人精神的胎记,是与生俱来的。不默守成规、擅于拓荒、勇于进取是于威骨子里的东西。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没了破冰的乐趣,感到有劲使不出来,于威说她就觉得她要离开了。不好的是每次离开都跟着走了一帮的骨干。“我的身边总是聚集一批才华出众、个性突出的朋友,我一离开,他们也就随我之后离开,这样,我还得负责给他们找事做,为他们解决生计。到哪儿我都像个大姐姐。”于威先后做过书商、办过网站,曾就职于通讯社、杂志等不同媒体。2001年加入经济观察报社,先后负责评论部、要闻部的工作,2004年任总编辑助理。其主创并领导的“观察家”版组,为经济观察报提供了具有鲜明风格的内容和独特的影响力。2005年参与创办《生活》杂志,同时兼任《东方企业家》杂志执行主编。

  公信力和影响力是我们的根

  当我们的话题一进入网络专业领域,于威顿时兴奋起来,要比谈她自己更加如数家珍。她说,在网络媒体发展过程当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应该说属于网络媒体特有的现象。比如,网络的社会新闻里有一些不健康的、低俗的、煽情的内容。不久前,搜狐的新闻中心做了改版。改版的主要思路,就是做减法,下定决心要做纯粹意义上的新闻,恢复属于新闻业的悠久的传统的一些东西,传统媒体同行已经做得非常好的一些东西,即使暂时有流量的牺牲。比如社会新闻,其他网站把社会新闻放在页面最下方,汇聚了乌七八糟的内容。搜狐网把社会新闻放在第一位,甚至在国内新闻前面,表示一种坦荡。因为搜狐要重新定义社会新闻,从人文关怀的层面来做,做“属于你的新闻”、“你身边的新闻”,可以是社区新闻,可以是民生新闻,可以是亲情、人类美好的感情,所谓“心灵鸡汤”等等。于威坚定地说,要让网络新闻“干净”起来,这是树立公信力的第一步。

  对于树立公信力,于威解释说:其实也没有什么新东西,把新闻业一些很好的传统、很成熟的最佳实践做起来,这是第一步。于威说:“我们基本上是比较低调、比较务实地做工作,抓细节、执行力,比如不做很煽情的标题之类,踏踏实实把新闻做好,从各个方面练好内功”。

  搜狐是从新闻影响力的全生命周期来进行管理的,就是从接触环节、保持环节、提升环节三个阶段来管理影响力。最见本事的是在保持环节,就是日常新闻生产这个阶段。有突发重大新闻的时候,比如最近这一段的“黑煤窑”,相信各家网站都能明显感觉到流量的暴涨。但在我们看来,这并不是很健康的运营情况,说通俗一点,像农民“靠天吃饭”。相比这种突发重大新闻带来的流量,搜狐更加看重每天日常流量的稳健、持续上涨,阶梯式的拾级而上的增长。我们通过具体的制度、流程,不断优化、改进、变革,来管理影响力。坚持不懈地、冷静、理性、建设性、专业地来做新闻,影响力获得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于威进一步解释说:网络影响力可以分为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商业网站会更加侧重市场影响力,但搜狐的想法是,追求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会赢得商业影响力。搜狐网是第一家开辟了公益频道的门户网站,其他网站也有公益类的栏目,但都不是频道级别的。搜狐网是唯一的一家把公益提升到频道级别的。另外,我们对环保类话题也是重点关注,在公司层面的资源投入上给予保证。我们通过参与公益事业、对困难群体人性化的关怀,来体现企业社会责任,赢得社会影响力。对我们而言,政治、政策把握水准不如新华网、人民网,我们内部监管会更加严格。监管部门给你一条线,可能我们给自己是一半这么高,很多东西不能碰。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做相关的延伸,更多体现大局观,而且提供一些不是新闻而是资讯和信息。

  于威的办公室里有几处都摆放有婴儿的照片,于威说那是她刚满4个月的女儿。女人只有成为了母亲才算完整,母性光芒才会绽放得如此润泽。眼前这位精力充沛、有着旺盛工作热情的母亲,一点也感觉不出她还在哺乳,对此她说:“习惯了,我是一个有效率最大化地计划工作和生活的人,其实孩子还没满月我就来上班了,老板的信任,未知的网络,虽然普遍工作强度大,但我不会去做老黄牛,我要用我的智慧和能力愉快地工作,享受网络天天在成长的快乐和丰厚的收入,高质量地生活。其实这个职业给了我许多,任何一项职业都有其难为业外人士了解的深层的体验,只有用心去感受。”

  儒家期望每一个人都能明白“道”,从“人性向善”到“择善固执”再向往“上于至善”的境界。做人做事都要立足一个“道”。于威在她多年职业生涯中,渐渐地悟出:生命之力就在于心灵。用心灵去触摸,去感受,去衍生那无边无际的意义的世界,前提是要有一颗不蒙尘的心。微澜下的狂涛,细雨中的风暴,平淡中的奇观,宁静中的惊雷——这些都源自心灵的感应,生命的力量越强大,生活的质量就越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法制日报总编辑:著作权集体管理有利于报纸维权
天极网80后总编辑李琪缘将离职创业
港杂志刊登女星被虐照案:总编辑被改判实时入狱
新闻出版总署:报道失实 报刊总编辑要公开道歉
张朝阳上市归来:搜狐现在“弹药充足”
张朝阳:搜狐核心是媒体平台
搜狐杨向华:聚焦用户的3G时代新业务
张朝阳:未来互联网竞争终端非常重要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