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传媒名人 >> 文章正文

传媒人物:朱德付归来
作者:佚名     来源:传媒     更新时间:2009-5-27 10:44:41

  东南三环的联合国际大厦,微雨中掩映着初夏特有的清新绿意。采访这位几经起落的“传媒游侠”,思绪一度为之“空结雨中愁”。但面对他爽朗的笑声、豁达的回顾、活跃的手势,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会感觉到,当朱德付带着他的最新梦想《中国周刊》归来时,其内心认定的“情怀”二字始终未变。

  初涉传媒,情系南方

  1990年,中山大学文学硕士毕业,朱德付被分配到南方日报社江门记者站工作,传媒生涯由此开始。一年之后,出于市场需要,《南方日报》编委会决定将《南方周末》由对开四版扩为对开八版,借以扩大社会影响力。于是,一纸调令朱德付复归羊城。

  当时的朱德付并不像现在这样以这份记录时代进程的报纸为荣,“那时满肚子不高兴,《南方周末》1984年创办,到1991年已有7年历史,但一直是一份以报道影视歌星为主的娱乐报,发行量也不过区区18万份左右。别说全国读者看它不上眼,就是《南方日报》同仁也认为它不是主流报纸,是花边新闻小报。说心里话,我们那拨受命参加《南方周末》扩版的同事,当时没有一个人想到《南方周末》会做到今天这一规模和影响。我们不过当这是一次正常的工作调动,不过是想尽力恪尽职守”。

  尽管如此,一群在如今报界都数得上的人物还是在1991年齐集广州,新人初到便点起了一把火,琢磨着怎样改变由来已久的党报面孔,形式上让《南方周末》与众不同起来。“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尽可能地吸引眼球,于是报纸上就出现了美女、红唇,在那个年代算是惊世骇俗了”,“当时的美编叫张向春,是一个自学成才的资料员。狂得很,扬言少了他,《南方周末》的发行量至少要降一半”,“现在回头看,我自己也承认当时版面是低俗,但还是起到了我们希望的作用。《南方周末》在扩版后报价随之而涨,由原初的3毛提高至5毛一份,但1992年第一期发行量不仅没降,而且升了几万份,达到20万份左右,超额完成任务,这和版式改革关系密切。事实也证明,从传统党报版式风格几十年如一日的不苟言笑、正襟危坐,到周末报的生动活泼、哗众取宠,这一改变本身是顺应市场的必然结果。这就像改革开放初期,喇叭裤、长头发对于传统观念的冲击一样”。

  内容与形式恰如光与影,从来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与版式改革同步的内容建设,在扩版初期,采用的是大特写的形式,用来揭露社会阴暗面。“在当时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大特写之类的文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关心社会的强烈愿望,尽管现在回头看这类文体内容空泛、意气太重,但在当时是合时的”。然而,到了1995年,在版式改革取得成功之后,“我们痛感大特写一类的所谓新闻的没落,经过不断尝试,在内容上进行了“二次革命”,把新闻版面的主体内容定位于调查性报道。《南方周末》虽非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发轫者,但却是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集大成者。这种形式使《南方周末》成为一张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纸,在舆论监督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朱德付所写“刘秋海事件”的报道便是经典一例,这一事件《南方周末》5年间发表近20万字的报道,创造了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新纪录。

  此时的《南方周末》在内容上已走向严肃,版式风格便也随之改变,装饰性的版式风格让位于简约,自此结束了这张报纸以形式取胜的历史,走向以内容为王的人间正道。“我在《南方周末》工作了6年,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一种职业的使命感,另一方面也树立了一种自信。作为《南方周末》的创业者之一,我们知道自己是三流人才。但我们知道,三流人才只要树立理想,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就可以创造一流的事业,我们从中也就能找到所谓一流人才的感觉”。这个“三流人才”的新舞台很快就出现了。1994年,席文举首创《华西都市报》,全国党报兴办都市报的帷幕自此揭开。1996年底,《南方日报》编委会决定取消《海外市场报》的刊号,改出《南方都市报》,朱德付调任《南方都市报》副主编。南都创办在当时不啻为救市之举,因为《南方日报》的经济状况在1996年已非常恶劣,累计欠银行贷款1.4亿元,单靠主报或《南方周末》创收已是回天无力,于是《南方都市报》出生时便已承担起救母重任。

  “但是刚创刊时,由于《南方日报》内部编辑记者都不看好南都的前途,加上所谓大报情结,很少人愿意加盟,只好到社会上招聘员工。当时广州城中村中住着许多内陆而来风云一时的流浪记者,他们构成了南都最早的采编力量。时人讥为:‘招降纳叛,藏污纳垢’。2000年《南方日报》社长总结时还说..‘《南方都市报》在3年内犯下的错误是《南方日报》50年所犯错误之总和’”。但从如今看来,“聘用制的用人制度是都市类报纸彻底摆脱传统党报积弊的重要一步。如果当时《南方都市报》的编辑记者都是在编干部,则不可能形成日后的竞争力,也不可能改变由来已久的传统新闻观念,更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人才平台”。

  此外,“我们还是较早运用泰勒考核的报社,当时母报《南方日报》编委会痛受报社经济困扰,不可能有充裕资金保障员工待遇。但不解决分配问题,编辑的积极性也就不会提高,这就迫使我们实施计件工资制,按照版面稿件吞吐量的大小,核定每一个记者的基本工作量,然后对每一篇稿件的质量进行评定等级,每一等级拉大差别,以求保质保量。这套分配方法在当时的《南方日报》是一个革命性的创造,其效果是《南方都市报》狂飙突进”。

  回首在南方报系多年的时光,朱德付话调低郁。离开南方报系,短暂沉寂后,受当时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黎元江所邀,朱德付创办《信息时报》,任社长兼总编辑。但这段经历也很快结束,因为他人生中另一场重头戏在命运的安排中已悄悄开场。

  十年一剑,风起京华

  2001年朱德付辞别妻儿,孤身北上,参与筹创《京华时报》。不少圈中好友对他的决定抱着南橘北枳的担忧。但此时的朱德付已经拥有多年打拼广州报业的经验,在他眼中,较之南方报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北京报业格局分明,却不过是一池温吞的清水,无论出身如何均能分得一杯羹。于是他大开山门,“招降纳叛”,坐镇京华采编。

  有人曾言当时朱德付在京华初办时的生活状态是一幕广告剧,其名为..“京华时报..——工作狂的精华时报”:剧目场景是办公室,时间是夜半三更,道具是大样香烟,动作单调,不过翻阅与吸烟两个。

  由此可见当初创业之难,“最早的那批人,多是其他报社不如意者,或者是从网站回归平媒的异路人以及平均年龄不过24岁的应届毕业生,文章常常是不得要领,采编平台乱七八糟,第一期试刊时连样刊都出不来。但我不曾怕过,创业本就如此。而且比起南方报业时代的流浪记者们总是好带一些”。面对人才困窘,创刊初期,朱德付曾硬性规定每版至少要有“10+1”条信息容量,严杀长文。这种短平快的海量信息被认为是京华创刊时的杀手锏,但幕后的朱德付也因此“深受其累”。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朱德付:《中国周刊》是我职业生涯最后一个梦想
《中国周刊》英雄帖
原京华时报总编辑朱德付筹办《中国周刊》
总编离职启示录
朱德付:深度报道不仅是揭黑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9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