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新闻 >> 文章正文

“中国的声音”为何很少出现在外国主流媒体上
作者:陶短房     来源:环球时报     更新时间:2007-12-3 11:00:18

  尽管中国做了诸多努力,“中国自己的声音”依旧很少出现在外国主流媒体上。

  2006年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向海内外发布孔子标准像。新华社记者徐速绘摄

  软实力之争——没有硝烟的战场

  文明的力量改变未来分析文化国力与软实力

  世界各国都重视对外宣传,中国也不例外。尤其是,中国是大国,又是个曾长期封闭、文化和历史又有太多独特之处的大国,需要通过对外宣传,让境外的人士更多了解、更容易接受自己。

  中国总体上是对外宣传的新手,但进步很快,显示出中国对世界“宣传战”的秘诀越来越有了解,但也正因为是新手,想让世界知道了解中国的东西又很多,有时认真做的事,效果却不明显。比如,海外中文媒体报道了涉华信息,但它们发表的文章被国内报刊转载的频率远远超过国外媒体;一些精心组织、耗费巨大的文化交流活动,却莫名其妙被一些外国媒体和个人猜疑、攻击为“中国在搞文化输出”。凡此种种,都显然和期望值有一定差距。个中原因,一些境外媒体、组织和个人的偏见、敌意固不应忽视,但也有中国还不熟练的原因,存在不少值得改进之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外宣上也要“韬光养晦”。

  在对外宣传上,许多老牌国家手法十分老到,它们更多地采用迂回、间接、柔性手法达到目的

  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希望通过一定手段,将自己的主张、政策,乃至本国文化、思维定式等尽可能广泛地传播到境外,让更多国家、更多人了解、理解、接受自己的一套。但在方法上,许多老牌国家却显得手法老到。

  在“外宣”实施中,它们更多地采用迂回、间接、柔性手法达到目的,而非赤裸裸地露出“宣传”面目。比如美国,其宣传和文化灌输可谓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从可口可乐到美国大片,从流行乐到CNN,都受到许多国家民众的欢迎,但很少有人意识到,美国政府在这些流行元素的背后,发挥着如影随形般的影响力。美国政府往往通过文化、艺术、体育等的输出,将自己想要说的话、想要施加的影响附加在其中,潜移默化地达到宣传目的。如此一来,受众们要么干脆意识不到这是宣传,要么虽然意识到,却并不产生反感。

  从二战开始,美国军队所到之处,空军常常向当地民众空投大量收音机,目的正是让捡获者在收听脱口秀和摇滚乐的同时,“顺带”听听美国官方的意见。美国一些出版物畅销全球,背后也隐约可见官方的影子。萨达姆在海湾战争后明明没有核武器,美国却以“反核”为借口打进伊拉克,颠覆萨达姆政权,而在真相大白前,各国舆论和民众虽有质疑、反对,却不成气候。个中奥妙,美国官方的抹黑,远不如国际公关和以包括电影、软性文章在内的流行文化手段妖魔化萨达姆的效果显著。上世纪80年代,美国以倒贴的价格将“玫瑰碗”美式足球直播输入中国电视台,当时总统里根亲自开讲球评,这其实是相当成功的美国形象宣传攻势。当时,数以百万计中国电视观众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很多人就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对美国的印象。

  其他国家在此方面也颇有心得。如日本,当年曾巧借“广告+明星”战略,一度成功扭转了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印象。近年来其政府更着意在外宣中打动漫牌、文化牌。再比如法国,其在全球组织的各种法语推广活动,如征文、歌唱比赛、法语学校等,许多都有官方、半官方背景,有着明确的外宣意图,但由于刻意淡化了官方色彩,避免了生硬的灌输模式,起到了宣传法兰西文化的良好效果。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中国"两会"召开在即 外国媒体关注十大热点
多家外国媒体办中文网报道经济文化内容
中国2007年起短期放宽外国媒体在华采访限制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