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评论 >> 文章正文

救灾,“天大地大不如公开威力大”
作者:亦菲     来源:东方网     更新时间:2008-5-16 9:37:49

  久违了的7.8级地震不幸再度降临施虐。然而,人们感受不同的是,全中国人民动起来了,军队动起来了,所有媒体都动起来了,世界华人动起来了。不管民间援助的范围数目罕见,各国援助的速度额度罕见,两岸携手救灾的热情罕见,连救灾工作推进速度也甚为罕见,更令人注目的是没有以前逢灾害事故常出现的“杂音”。这一切是怎么得来的呢?

  人们知道,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中国政府和主流媒体就以空前开放的面貌出现。胡总书记两度主持政治局常委会决策全力抗震救灾。温总理在第一时间亲自赶赴灾区指挥救灾,昼夜奋战在抗震第一线。央视24小时直击灾区救灾现场,所有媒体都紧盯救灾场面。地震损坏了什么?救援队救出了多少人,救灾过程遇到了什么困难险阻?各级领导人如何决策?公众如何忧虑?以及华西医院、成都二院等8个医院收治地震伤员,具体人数一一呈现在亿万公众面前,使公众尽收眼底(见《成都商报》2008年5月15日)。重大事项及时公开透明唤起国人的高度关注,激发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灾保家园的决心与信心。

  正是公开,使人们看到了中央国务院对5.12大地震救灾决策飞越千山万水,飞进寻常百姓家。对这一桩桩感人事,有称之为“执政能力”,称之为“中华民族本色”,称之为“人性光辉”等等。这些都不无道理,然而,人们更称颂的是公开。

  震灾灾情及救灾工作公开引发了世界的关注。连日来,汶川地震救灾不但得到全国上下的支援,也得到世界各国慰问及援助。近日,许多国家政要第一时间致电慰问灾区,日本等国家还表示派出救援队伍救援;日本、沙特、俄罗斯、英国、韩国、德国等国家也发出了数额不等援助金额和物资。

  媒体报道,在被掩埋的小学废墟里,温总理用嘶哑、哽咽的话语,向废墟中的孩子喊话;温总理冒雨攀上砖堆组织再次营救时,他摔倒了,手臂受伤出血了,竟又把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而记者现场直击,温总理罕有地发怒:“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见《广州日报》2008年5月15日)。

    5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四川都江堰市新建小学察看灾情时,看见救援人员正在教学楼废墟里抢救一名被困的小学生。温家宝蹲坐在废墟上对着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假若上述只是执政党高层举动,见证中国高层领导在地震面前执政为民英姿的话,那么基层乃至部队官员情况如何?5月1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专访武警前线总指挥刘红军。刘红军谈到,在救灾部队中,有些官兵“家庭也是受灾的”,他们亲人也都砸在楼下,但是他们不顾自己的亲人安全,依然奋斗在抢险一线救群众。北川县县长金大中家中的6个亲人,3人遇难,3人下落不明,他从废墟中爬起来后,毫不犹豫地投入前线指挥中心。(见人民网5月15日报道)。读着这几段朴实无华的话,人们感慨良多,“最可爱的人”的光辉形象再度呈现在公众面前。

解放军已抵达汶川开始救援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救灾得到世界媒体的广泛同情谅解、支持。美联社和《纽约时报》在灾后不久都发表文章,充分肯定中国政府对地震的救灾。令人回味的是在“藏独”事件中对中国发表不友好声音的CNN,此次却从北京从成都等地发回不少关于中国政府及公民的抗震情况客观报道。正是公开透明,使人们看到,在抗灾前线,一批批军队挺进灾区展开全方位救援;一批批医疗队奔赴灾区抢救受伤灾民;一批批物资源源送到灾区各地;一批批灾民脱脸得以及时救援,救灾的阻力不断地得到排除。

  人们分析汶川“5.12”大地震,总会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相比。不要说当时灾区的实情国人不知情,就是唐山地震死了多少人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在媒体才得到“正视听”。重大灾情不公开留下的恶果人们至今难以抹去。此次,当汶川大地震甫发生,灾情及救灾举措全方位公开,既感染亿万公众,更激励人们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奋起与灾害作斗争。

  重大事件公开,是在还公众知情权。而依法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十七大庄严号召。公众享有知情权,从根本上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人民对政党和政府的信任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凝聚力增强了。

  汶川震灾,再现“天大地大不如公开威力大!”

  


  地震信息公开

  四川地震:媒体快速反应来自全局考量

  这次震灾,媒体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知道,有信息才能有信心。当民众对实情一无所知,甚至感觉被蒙蔽欺骗时,难免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而当事实拨云见日,一切都展示于阳光下时,公众才会相信政府,相信媒体。对于突发事件尤其如此,知情权不仅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破除谣言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恐慌出现时,正面的解释更有力量,才会有更好发挥。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的14时46分,新华网发布消息: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北京有3.9级震感,使震中以外的民众对地震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很快,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凤凰卫视也开始直播地震消息。各路记者纷纷想方设法进入灾区第一线,以求找到最新消息报道。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地震发生后,他们立即通知在成都的记者开始采访地震情况;凤凰卫视也立刻派记者开车前往灾区采访,紧跟着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辟专题,即时刷新新闻,并且推出了地震的背景资料、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和专家访谈内容,使消息具有更强的权威性,最大限度地缓解了民众的恐慌情绪。正如有网友说,此次报道可以说是历来发生地震以来最快速、最及时的报道,这不仅是新闻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民主、信息公开的进步。[详细]


  外媒评价

  外媒赞誉中国政府救灾反应快速

  《澳大利亚人报》网站13日刊登的一篇文章说,这是30多年来中国最具毁灭性的地震。中国政府的反应突出表明,他们已从近些年几次大灾处理中学到了东西。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3日刊登的一篇文章说,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其中英文网站上,大量报道此次地震灾难,定期更新灾情报道,其中包括最新死亡数字。信息铺天盖地,高级官员和救援人员快速做出反应。

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地震

  新加坡《联合早报》14日发表社论说,中国政府此次的反应是迅速的。总理温家宝在地震发生当晚便赶到都江堰灾区,通宵不寐指挥救灾行动,并到一些塌楼地点巡视。中国官方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消息,报道灾情和救灾行动。

  叙利亚官方通讯社和电视台,西班牙《阿贝赛报》《世界报》《国家报》等报纸,阿联酋官方报纸《联合报》、英文报纸《海湾新闻报》,罗马尼亚国家通讯社罗新社,拉脱维亚《今日消息》《时报》《电讯报》等多国媒体,均对四川汶川地震灾情及中国政府救灾情况予以报道。

  英国《泰晤士报》13日发表署名文章,称赞中国领导人对四川地震作出了快速反应。文章说,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也通过网络不断播报最新死亡数字和救灾细节,其中包括失踪儿童和医院遭破坏等细节。

  新西兰的新西兰电视三台和《新西兰先驱报》《自治领邮报》《新闻报》和新西兰电台也大量援引新华社等媒体的消息,报道了四川地震情况。马来西亚英文和中文报纸13日均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四川发生地震的情况。[详细]

  汶川地震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新窗口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这次地震灾害成为了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新窗口。《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说,中国对地震的反应不同寻常地公开。中国电视台不间断地滚动播出灾情和救灾努力,这在中国还是非常少见的。该文章还说,这反映出了中国政府走向公开透明和改革的一种趋势。中国互联网网站和聊天室里充满了对政府应急反应的赞扬声音。[详细]

其他媒体报道中国地震

  法媒体:温总理和解放军成为抗震救灾明星

  5月12日,在四川地震发生的当天,法国各大媒体便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立专题,对灾情和救灾工作进行追踪报道。从法国报纸14日发表的报道来看,法国各大媒体的驻华记者已经赶赴四川灾区。

  法国媒体还认为,中国政府此次对外国媒体保持的透明度,同样是一大“亮点”。法国第一大杂志《快报》在其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这种透明度证明中国近30年来政治变化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同样壮观。[详细]

  美联社:中国应对地震行动迅速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的顾林生说,北京对地震的反应惊人地快。他说:“我感受最强烈的是,反应真是快。”“对这样的灾难做出反应尤其的困难,因为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山区。”美国灾害医学委员会的毛里斯·拉米雷兹博士说:“在像地震这样的情况下,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第一反应相当好。”。[详细]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电视浙军打造抗震电视剧  《里氏8.0》7月开拍
危急时刻,成都媒体扶稳“震荡”的家园!
警惕灾难腔和灾难脸人为制造煽情与泪水疲劳
地震灾难影视:不能一哄而上需要沉淀
eBay首次承认在华合作失败
要警惕谣风重起
《汶川168小时》极速记录抗震救灾
长影专题片《决战汶川》即将与观众见面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