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总编主编 >> 文章正文

曹健与中国传媒大学学子共探平面媒体的未来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07-6-8 15:10:50

    2007年6月6日,《IT时代周刊》总编辑应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会之邀请,在传媒大学作了一场主题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平面媒体经营”的讲座。虽已临近期末考试,讲座依然吸引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大批研究生和本科生,讲座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在一个小时的演讲中,曹健总编辑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平面媒体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以及新媒体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同时他结合《IT时代周刊》的实例,生动地描述了一份商业杂志是如何在严峻的市场形式中生存并发展壮大的。

    精彩的演讲过后,同学们的踊跃提问使得讲座现场气氛更加热烈,不少同学提出了非常到位的问题,引得曹健总编辑都连连夸赞。讲座结束后,很多同学还围在曹健身边提问、交流,更有媒体在现场对曹健做了专访。

    此外,人民网对此次演讲亦做了独家现场直播。以下是传媒领袖网整理的讲座现场精彩实录。


    曹健简介:

    曹健,一个极具新闻敏感的人,一个从IT边缘走进IT深处的人。《IT时代周刊》的成功表明,他挖掘了IT新的价值,开创了IT媒体内容的新模式。

    《IT时代周刊》简介:

    《IT时代周刊》是一本深刻解读信息时代商业变革的杂志。除深度报道信息产业的重大新闻外,还报道金融、汽车、股市、零售等传统行业利用IT提升商业与管理的新闻。《IT时代周刊》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坚持内容为王的核心价值观。2000年创刊以来,发行量持续增长。截至到2006年12月底,BPA认证的平均单期发行数为208,849册,比去年同期182,589册增长了14.38%。成为中国增长最快、发行量最大的商业杂志之一。


新媒体环境下的平面媒体运营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在1989年动乱之前我曾经在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做了一次关于如何采访的演讲,当时我在新华社做记者,所以说对中国传媒大学我有深刻的感情。有很多的同学后来都分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以及后来的各个省的广播电视台工作,后来我们还有很多的联系,有的人是很好的朋友。

    我先自己做个简介,我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的文学专业,毕业以后从武汉来到北京,那么在新华社一干就干了八年时间,八年抗战。然后有个机会去了香港,在香港一家媒体工作了三年,再后来就定居到广州。我认为广州那个地方海鲜又便宜又好吃,空气又好,比当时的北京要好,所以当时就留在了广州。当时我帮电视台做一些策划,帮助《广州青年报》做了改版。

    我的同事当时出任副部长,他就交给我一个光荣的任务:《IT时代周刊》的前身是《广州新电子》杂志,是省里面的一个行业杂志,当时的发行只有1000本,我记得当时印刷厂的印刷费用是60万。那时候三张法院的传单放在桌上,是因为印刷厂的费用没有给,法院判了让我们如数偿还印刷费。全部的家当就是一个出版许可证,这是我是接手这份杂志时的情况。

    新媒体强烈冲击下 传统媒体应回归媒体本质

    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面对新的媒体,我们传统媒体如何能够成功”。《IT时代周刊》经过6年的艰苦的奋斗,去年它的广告收入接近2000万,现在每一期的单期发行量是在20万左右。大家现在手上拿到的《IT时代周刊》是近期出版的一个杂志,今年我们的预期收入应该是在2500万左右,那么这样一个成绩,在一本半月刊的杂志中间,我们认为我们的发行应该是说非常好的……

    面对新的媒体,平面媒体被打得头昏脑胀。有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我们平面媒体要从暴利回归到本来的价值上,第二个观点是我们的平面媒体要更多地客观公正地报道一切所发生的事物,要增强它的传媒性。我认为首先对报纸是巨大的冲击,过去广州日报一个小小的省会报纸竟然发行到上海、北京,很厉害。将来,它的广告和受众也会是区域性的,《北京晚报》它就是局限在北京市里,《济南日报》就是在济南,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查看全文

   

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听讲座的同学在认真做笔记


    新媒体发展遭遇瓶颈 扎实做内容才是出路

    我们再看看新媒体,其实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传播介质,架一台服务器,有域名,我们就可以在世界各地访问它,传播的成本很低廉。但是大家可以看看,新浪也好,搜狐也好,网易也好,他们的新闻趋于同质化,它们开始走到一个需要变革的时代。新媒体来势凶猛,但是新媒体的体制不好,还没有原创的新闻,它只有依靠传统的媒体提供的新闻进行整合,这种手段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同质化。

    最近这几天大概有四家投资商来跟我谈合作,要参股和收购《IT时代周刊》的部分股份,同时,这些私方的老板也跟我在探讨网络的现在、过去和未来。我有一个很强烈的观点传递给他,我说现在网络媒体才刚刚起步,没有一家做得好的。当然,我们没有否定它在过去的几年中注入了大量的既定性的、海量的数据库。如果说新媒体没有像传统媒体这样认真地去策划…>>查看全文


    怀着一颗正直、诚挚之心做记者

    那么我们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中国最值钱的记者是什么?是商业类的调查性记者,他需要懂经济的发展,懂股市,懂公司的管理架构,他还需要懂人力资源。这样的记者在新闻单位如果工作5年到8年,他离开了新闻的队伍,他应该是公司的CEO或者是VP,我们认为这样的记者是最值钱的,其他的记者是不值钱的。很多的记者参加工作以后,热衷于赶招待会,热衷于跑会,跑宾馆,热衷于拿300、500的红包,这样的记者干10年他还是个记者,他没有发展。甚至他连一篇像样的稿子都写不出来,我觉得这是最可悲的。我们有一些很好的老记者老编辑,但新人可以说真的没有选到很满意的人。今天我们选了一个赵小姐,她刚刚研究生毕业。

    因为来应聘的记者编辑大部分都是跑会记者、广告记者、马屁记者。你真的让他写一篇很有市场卖点的稿子他写不出来。我们原来有个记者挺逗的,是一个通信领域杂志的主编,他当时应聘的时候说,我就不相信你《IT时代周刊》搞得这么好,我就不相信,我在你这儿打打工…>>查看全文

  

凝神听讲座的同学们


    不懂规避政治风险的总编不是好总编  

    主持人:非常感谢曹健总编辑的精采讲座,下面进行我们的提问环节。

    一、做媒体总编 要会打太极拳

    提问:首先我要向IT时代周刊问好。因为我在广东工作两年,听了曹总的讲话我有很多感触,我对传媒这块比较有兴趣,您刚才讲到的几点,我有几点比较赞同,做媒体必须按自身的操作来运作。但是我要问的几个问题:首先第一点就是在我国的媒体的现状就是这样,就是说党报的性质在这里,相对来说咱们的IT时代周刊可能因为政治的限制,必须得过审查这一关,所以我想说的是,IT媒体怎么带着脚镣跳舞?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国的媒体还没有产业的性质,所以我们要使传媒发展,第一个是政策的发展,第二个就是资金的融入,所以这两点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曹健:调查性的文章的确面临很多的压力,在目前现有的媒体环境之下,我们要学会打太极拳,不可以硬上,硬顶,硬顶可能人家把你的刊号取消了。所以这就是总编要有很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政治的知识,会打太极拳,否则这个总编就不称职,就要撤职。你要不会这个东西,你就把这个媒体玩儿死了。我记得武汉曾经出了一份报纸,只出了五期就被中央给撤掉了。我认为最大的责任就在总编辑身上,因为这个人不具备在现有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之下去运作一份媒体的能力。我很尊重它,但是它死了…>>查看全文

  

同学们热情高涨,踊跃提问


    坚持办刊路线 办一份真正吸引读者的杂志

人民网正在进行现场直播

   提问:我是学传播学的,我想知道IT周刊它的竞争对手在你脑海中是怎样的,我想说,如果IT时代让它入手一个新的领域,它会不会随着新的IT圈内是否带来繁荣,这一方面是说,很稳定,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对比一下,IT发展6年,它确实发生很大的变化,不知道是说它的进取心方面不太强。那么作为包含发行量由20万的杂志,我想知道,这个杂志的标题是不是模仿报纸标题那么长,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在发行和营销上,这20万的发行量,在广州、上海、北京、成都它们各占多少?

    曹健:专业人士问的问题还是很有专业性的,其实我认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是我们自己。我觉得《IT时代周刊》注重商业的方面多点,我们是抓新闻调查的,他们更多的是抓管理的;我们动态的文章多一点,就是比如说我们做虚假电视购物的调查,都是大的调查报道,而他们多是静态的管理类文章。因为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干预这个社会的发展,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你问我们说6年来我们办刊不变,我们所说的这个“不变”是指总的大框架不变,而我们中间的很细节的东西一直在趋于完善,包括我们的漫画,包括我们的色彩的变化…>>查看全文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依然意犹未尽

 

讲座现场接受媒体专访

    (本专题图片摄影 王玉军)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IT时代周刊》总编曹健走进北京邮电大学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儿就是伟人
曹健:没有行业背景的网站难获风险投资
IT时代周刊总编曹健:21世纪最贵的是诚信
坚持办刊路线 办一份真正吸引读者的杂志
不懂规避政治风险的媒体总编 就不是好总编
曹健:要怀着一颗正直、诚挚之心做记者
新媒体发展遭遇瓶颈 扎实做内容才是出路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