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新闻人物 >> 文章正文

新闻人是托举生命的另一条肩膀
作者:周庆安     来源:新京报     更新时间:2008-5-16 9:11:14

  之所以新闻人冲在地震灾区的最前沿,因为他们的笔和镜头,也是挽救生命的战斗工具。

  在汶川大地震一线,我们看到了许多活跃的新闻人的身影,他们是另一支抗震救灾的“先遣队”。当军人在新闻人的镜头前托举生命的时候,灾区的第一手报道,第一张图片都是从新闻人手中发出。

  面对惨痛灾情,中国新闻人正在充当托举生命的“另一条肩膀”的角色。

  此次报道,新闻媒体和新闻人的表现可圈可点。比如央视第一时间把镜头对准震后的废墟,中断正常节目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现场直播,此举可能刷新中国公共传媒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模式,其突破意义显而易见。而同样,包括新京报在内的国内许多媒体,都不惜版面,报道地震现场,宣传民众爱心,显示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同样,屡见新闻人踏泥泞,攀山崖,奔波于废墟之上,辗转于震区之间,为灾区的讯息不因道路、通讯的中断而出现真空,见证着中国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铁肩道义。至于央视主持人报道灾情时几度哽咽,乃至潸然泪下,也从某个角度揭示了新闻人的悲悯情怀。

  托举生命,意味着新闻人在特殊的自然灾害面前,承担了多种社会使命。一方面,新闻人是政府信息和公众需求之间的重要桥梁,自地震发生后,各种消息此起彼伏,各地群众对灾区的关注和对救灾工作的关心溢于言表。这时候,充分的报道和第一手的新闻,就是传递信息,化解担忧的最好良方。之所以各个媒体的记者冲在地震灾区的最前沿,因为他们的笔和镜头,也是挽救生命的战斗工具。

  另一方面,新闻人又要做社会动员的重要舆论推手。此次汶川地震之后第二天,中国的部分主要媒体就向全国各地民众发出了行动起来,支援灾区的号召,更在后来提供了各种支援渠道。从5月13日开始,人们可以在街头的献血车前看到排起长队的人群。这种我们曾经极度渴望,也曾经担忧失却的画面,自觉地出现在2008年中国最困难的时刻,实际上不仅是舆论动员的效果,也是媒体对灾区情况报道所激发的民族意志。更遑论有许多媒体的记者在采访的同时,也加入到救灾队伍中间,亲手搬开那些石块、预制板。

  有担道义的铁肩,才有著文章的妙手。汶川大地震,同样是考察中国新闻人使命感和荣誉感的历史契机。我们见到了不少媒体拿出版面向遇难者致哀,也看到了不少电视媒体为此停播了娱乐节目。如果说新闻人是一个职业群体的话,那么在突发灾害的报道中,这个职业群体表现出了自觉的社会担当,也表现出应有的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当然,从职业群体的角度说,这次灾情是我们新闻人的试金石。

  “5·12”汶川大地震,无论从伤亡人数还是造成的情感伤害来说,都无疑是一次国殇。对于全民族的伤痛,新闻人自然首当其冲,品尝肌肤之痛。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得足够好,就是因为他们离现场足够近。新闻人都知道一句话,新闻是历史的第一章。那么这一章除了撰写惨烈、团结、迅速之外,还要记录新闻人的一举一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相信新闻人能够做得更好。


首位进入汶川记者震中最直观详述

  第一个进入汶川县城的记者,新华社记者徐壮志14日下午传回现场最新报道:

  新华社记者徐壮志在前往汶川县城的陆航直升机上。上午10时30分,新华社记者徐壮志乘陆航直升机抵达汶川县城,发回汶川县城首批图片。

  直到早上8点以后,才得到准确的消息,直升机将会起飞,但能否降落在汶川县,仍未可知。

  从地震到现在,人们的关注越来越集中于汶川。可是,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原因,两天来一直未能成行。

  等我赶到机场,飞机已经将要起飞了。机场跑道上排满了飞机,汽车只得在绿化带上飞驰,终于在飞机起飞前,赶到了飞机下。

  9时05分,飞机起飞。让人担忧的是,摄影记者未能赶上飞机,这样,我手中的傻瓜相机就要负起重责了。

  飞到都江堰上空后,地面场面开始显现灾难的场景。放眼出去,总会看到断壁残垣,特别是农村建筑,毁伤相当严重。

  再往前飞,进入了山区。从飞机上下望,处处山体滑坡,绿色的大山伤痕处处,公路、桥梁断断续续,毁坏非常严重,可以想见道路的恢复会非常艰难。

  9时55分左右,空中机械师郭德高告诉我,飞机已抵达汶川上空。从舷窗看下去,县城座落在一个沿江的峡谷中,地形确实非常不利于空降。由于空气透明度较好,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城中大部建筑物看起来都还完整。飞行员告诉我,前面一架飞机正在寻找着陆场,我们则继续前飞到另一个重灾区茂县。


央视主持人赵普泪洒抗震救灾直播节目引热议

 5月14日,央视主持人赵普在直播“抗震救灾”节目时动情落泪,“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画面感动,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看着就会眼含热泪,”说到这里,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赵普禁不住哽咽了,不得不低头调整情绪,在停顿了两三秒钟之后,赵普继续说,“因为我们爱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懂得相互关怀……”说到这里,赵普再次无法控制情绪,再次低头平复激动情绪,忍住眼眶中激动的泪水。接下来,赵普继续完成了简短的新闻播报。一时间,“央视主持人赵普动情落泪”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不少观众认为,这个主持人是个热血男儿,他们最担心的是,真情流露的赵普不要因此被台里处分。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于昨日对赵普进行了专访。

央视主持人赵普泪洒抗震救灾直播节目引热议(图)(2)

  任何人看了这样的场面都会失控

  我所能传递出的信息就是,所有人的关切都是一样的,我不过是个出口。

  新京报:当时在直播的时候怎么会情绪那么激动?

  赵普:我们在新闻第一线一直和前方抢险救助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直看着很多惨不忍睹的画面,我们也是普通人,如果你设身处地想一下,你的家人是在灾区,你看到救援队伍时就很容易理解那个情绪。我当时情绪失控,是因为前面一个片子讲的是一个都江堰的年轻大夫,他说地震几秒钟之前大家还是同事,几秒钟之后人就都不在了。他讲得很简单,就这么两句话,但是你可以想象出当时地震带来的那种巨大伤害,我觉得任何人看了这样的场面都会失控。我所能通过自己传递出的信息就是,所有人的关切都是一样的,我不过是个出口。而且当时的镜头给的是我,但实际上我们在场的两位嘉宾情绪也都很激动。


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女主播孙静坚持工作纪实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女主播孙静在摇晃的大楼内坚持播音,及时与市民沟通,为消除市民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秩序作出了贡献,用一个新闻工作者爱岗敬业的大无畏精神,谱写下在严重地震灾害中那一道“永不消逝的电波”。

  “刚才大家都吓着了吧,我也感觉到了摇晃。”12日下午2时55分,女主播孙静坐进直播间报名后说的第一句话,“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请千万不要害怕,更不要慌张。不管你在哪个区域,千万别把自己暴露在不安全的地方……”

  汶川发生大地震,距离震中仅仅92公里的成都震感强烈。市民纷纷逃出家门或办公楼,站满了街道以及其他一切开阔的地方。惊魂未定的人们打开手机,想互报平安,却没有信号;他们只好相互打听,议论纷纷,却没有人知道准确的消息;平时被忽略的广播电台一下子成了“新宠”,然而本地几个台播放的却是音乐。

  当孙静安静而坚定的声音从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文艺频道里传出来时,显得如此亲切。

  “地震发生时,我正在楼下的车上睡觉。”孙静说,“我还以为有人在摇晃我的车。”孙静跳下车,却看到同事们纷纷下楼,聚集到了电台大楼前的开阔地面。原来,发生地震后,为保障大家安全,台里领导要求所有工作人员立即疏散下楼,同时安排各路记者前往有关部门了解情况。

  “时间快到了,我还做节目呢!”孙静对在场的频道总监詹伟提出请求。詹伟答应了她的请求,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发挥广播电台作用的时候”。


康辉为什么表情凝重

  针对观众对央视主持在“抗震救灾”直播中的评论,主持人康辉14日在博客中真诚表白:

  结束工作,上网看到朋友们在关注我们的直播,觉得真感动!今天不少人,包括家人、同事、朋友,对我在节目里表情凝重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觉得应该更冷静些,有的觉得应该这样严肃。其实我本不是爱激动的人,只是这次的灾难让我无法不动容,特别是今天(应该是昨天了)节目里我们第一次联络到了震中汶川所在的阿坝州政府应急办的何飚主任,第一次得到了最宝贵的关于汶川的信息,我真的很着急,同时也很高兴能联络到他。何主任难掩焦灼,即使隔着电波也让我感同身受。也许此时,我真的应该更职业一些,应该更冷静一些,毕竟我们的报道也肩负着向大家传递坚强信念的责任,只是,我的脑海中总会反复出现多年前读过的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中描述过的灾难的场景。而汶川,此时此刻,正是处在这样的状况中,那些人们啊,我们的同胞啊!这也许就是我表情凝重的原因吧。


央视记者徐娜“临阵逃跑”引来网民指责和斥骂

  四川地震前线正在紧张地抗灾救人,后方的网络界也热烈非常。正在前线采访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徐娜与主持人的一段对话,招引来网民的一片指责和斥骂声。

  据说,徐娜的罪状有四:一、临阵逃跑,因为徐娜说她是一个小时前从都江堰赶回成都的,目前在酒店里;二、徐娜说都江堰那座倒塌埋住学生的学校的救援工作已近尾声;三徐娜说话吞吞吐吐,逻辑不清;四、徐娜编造了一个妈妈给孩子过生日的故事。于是众多网民骂她不敬业,不道德,强烈要求开除她,个别极端的网民甚至说“强奸她,把她卖到窑子里去”。

  中央台那段视频我也看了,我要替徐娜说几句公道话。

  首先,徐娜说那座学校的救援工作已近尾声并没有错。据中央电视台后来的报道,聚源中学现场救援于凌晨一点半找到最后一名被认为是幸存的学生,现场还在清理废墟,大概需要四五天。其次,徐娜并不是临阵逃跑,徐娜回成都是为了赶做新闻,之后还要再返回都江堰跟踪报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新华社记者“512”地震大救援目击记
众多媒体为抗灾慷慨解囊
央视记者:总理 您让我们泪流满面
闾丘露薇:关注四川地震
“网络记者”地震信息传得快 用幽默化解恐慌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财经时报》邵颖波
当前中国财经类媒体没有哪家是干净的
《经济半小时》高先民
我们是“守望者”,关心“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乡约》制片人肖东坡
五年涨五倍 《乡约》收视奇迹背后的故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