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总编主编 >> 文章正文

《半月谈》原总编辑:《半月谈》初创的那十三年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8-9-18 8:59:15

  1980年1月,东北正冰天雪地。我任新华社辽宁分社副社长刚刚九个月,正在沈阳采访,突然接到总社电话,调我回总社,而且刻不容缓,要求我迅速返京。

  穆青副社长在同我谈话中,讲了总社受中宣部委托创办时事刊物《半月谈》的考虑,社党组决定让我参加筹办,担任主编并主持编辑部工作。另外两位主编是叶佐标、喻权域。国内部副主任李峰兼任总编辑。穆青说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希望我和其他同志一起把这个刊物办起来,并且办好。

  办杂志,对我来说是一件陌生的工作。自1957年9月从哈尔滨外语学院毕业到新华社工作以来,我当过翻译,做过编辑、记者,也在总社的部门和分社领导岗位上工作过,然而主办一本杂志,我心里打鼓,没有十足的信心。。

  我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编辑部。所谓编辑部,当时只有一间办公室,在工字楼四层,四五个人。除了总社的叶佐标、杨彦,还有从分社借调来的3位记者:四川分社的喻权域、上海分社的周永康、广东分社的陈业轩。办公桌上的一部电话机,还是从国内部地方编辑室借用的。真是白手起家,因陋就简,从零开始。

  我们当时的心是不平静的。这个在三中全会后应运而生的刊物,寄托着党和基层读者的厚望。基层干部迫切要求恢复50年代的《时事手册》,为基层提供了解天下大事、学习时事政策的精神食粮。创办在80年代的《半月谈》,既要继承《时事手册》的传统,又要有崭新的面貌,适应80年代读者的口味,这个担子是不轻的。

  我们在社内各部门的支持下,招兵买马,陆续凑上了十多个人,包括赵冰立、沈鼎、任家骥、张景媛、王秀珍、杨力、黄凤琴,还有从分社借调来的韩之非(黑龙江)、王体强(云南)、崔葆章(湖北)、曹绍平(青海)、王启星(辽宁)等。大家夜以继日地操办各项工作。从组稿、编辑、写评论、画版、校对、联系印刷、联系邮局,千头万绪,都得自己动手。记得我和叶佐标、杨彦骑自行车到位于展览路的北京2007工厂联系杂志的印刷业务,宋厂长爽快地接受了我们。赵冰立来回跑邮局。周永康动手画版样。喻权域同各分社联系。那时大家都有一股劲,有一种创业的激情,一定开个好头,干出一番事业。总社工字楼四层420室《半月谈》编辑部,电话铃声不断,灯火彻夜长明。

  忙活了几个月,1980年4月,邮局征订的数字报来了:29万份。

  杂志初创就有29万,且是在不当不正的5月创刊,这个数字不算少,可是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目标,比起当年《时事手册》最高峰的150万份相距更远。我们没有灰心,因为人们对这个刚刚出世的婴儿还不了解,未识庐山真面目。我们要靠自己的奋斗,靠刊物的质量来赢得更读者,赢得未来。

  记得那年5月10日,《半月谈》杂志创刊号上市的那一天,我专门跑到六部口西长安街邮局报刊门市部看看。看到我们编辑的小版本《半月谈》赫然摆在琳琅满目的杂志丛中,很是兴奋。

  读者至上

  改革开放初期,新事物新政策新问题不断涌现,干部群众非常关心形势发展,也遇到许多疑惑不解的问题。我们坚定一个信念:必须时时记住《半月谈》的读者群在基层,一切要从他们的需要、兴趣、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出发。要在基层读者最关心、又不太清楚的问题上想题目,找线索,作文章,解答读者的疑难,介绍有益的知识,与读者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编辑部每次举行的编前会,总是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争论热烈,总能碰撞出好的题目。如果说《半月谈》的成功之处,我认为与读者的心贴得很近,是重要一条。

  读者至上,质量第一,成了我们办刊的信条。基层读者希望系统地讲解国内外形势,我们便在杂志上编写系列形势讲话“爱国主义讲座”,每季度综合介绍世界风云。基层读者希望解答各种政策问题,我们便开辟“政策百答”、“读者信箱”,从体制改革、市场物价、职工就业、工资奖金、家庭成份、离休退休、责任田承包、子女升学、计划生育、宗教信仰到防病治病,有问必答,很受欢迎。

  邓小平答意大利记者问、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案问答、中央三个农村改革文件的独家受权发表,大大提升了创刊初期的《半月谈》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作为杂志的主编、总编辑,主要精力是组织报道,如同导演,把演员组织好,导出一幕幕精彩的戏剧来。组织报道,要高屋建瓴,纵横捭阖。中央的精神,生活的实际,群众的想法,记者的感受,要在我们的报道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1980年《半月谈》开展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讨论,1982年关于农民是否可以买汽车的讨论,1986年内部版关于乡镇企业道路的讨论,关于后门现象的讨论,都是从生活的实际出发组织的,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为了提高读者对时事的关心和兴趣,我在1981年提议每年在《半月谈》上推选本年度国内、国际各十件大事,集全年大事于一篇,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引人注目。后来,我们又推选国内、国际十大新闻人物。在全国报刊中我们是最先做起的,此后其他报刊后来也陆续这样做了。

  办好时政刊物,需要撰写有自己特色的评论。对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的政策方针、人民群众关心的各种问题,表述见解,引导舆论。作为杂志的主编,我自然责无旁贷。刊物半月一期,每期要有评论打头,真是逼上梁山。逼,也有好处,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也就练出来了。从杂志创刊,到1992年8月离开杂志社,近13年间,我总共撰写了一百几十篇评论,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国内、国际,收获不小。

  《半月谈》杂志仅用5年时间,发行量就达到500万份,在社会上,在读者中,名声鹊起。为了满足基层干部的需要,编辑部在1985年又创办了《半月谈内部版》。当时只有韦顺、余振鹏、王树成、沈鼎等几个人,后来又调来方正辉。几年功夫,内部版也办成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刊物,发行量最高时达180万!

  1987年夏,中宣部宣传局曹斌、戴舟两位局长找我,想把他们主办的《时事报告》交给《半月谈》杂志社办,因为原来在经济日报管理,发行只有三万份,不够理想。我们经过商量,由我和杨力去谈,同意接过来,但要改成与《半月谈》一样的版本,重新设置拦目,作为半月谈系列刊物在我们的网络内发行。中宣部同意我们的意见,达成协议。当年,经我们努力,《时事报告》就发行13万份,第二年上升到60万份,最高年份达到80多万。读者反映,这个刊物很有用。

  这期间,我们还为满足少数民族读者需要,创办了《半月谈》朝文版、维文版。

  1990年冬,世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海湾战争,苏欧巨变,我们根据形势和社会需要,在社领导的支持下,创办了《时事报告音像版》,成立了电视部。编辑把时事报告录像,配上电视画面,出版发行,第一期就是我主讲的《世界的变动与中国的机遇》。在这之后,杂志社又与烟台电视台合作创办了《每周世界风云》电视专题节目,供150家城市电视台播放。我和李峰成了这个节目初期的主持人。这个节目的创办,为后来新华社音像中心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我曾把当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句广告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作了改动,提出:“神州处处有人烟,有人烟就有半月谈”。到1992年我调离半月谈杂志社的时候,杂志的发行量达到724万的最高峰。可以说,天涯海角,无处不在。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北京晨报》
社长 郭坦

奥运会上"做文章"
《新世纪周刊》
总编刘丰

有选择的信息才有价值
凤凰新媒体 CEO 刘爽
视频网站版权混乱
通用电气(GE)中国
公关传播总监 李国威

通用电气(GE)如何打好奥运宣传战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