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领袖访谈 >> 学者访谈 >> 文章正文

“自媒体”和“微视频”将成07年创富新亮点
——清华大学崔保国教授
作者:崔保国     来源:传媒领袖网     更新时间:2007-7-30 14:20:44


  二、中国报业在创新中走出低潮

  传媒领袖网:去年“数字报业”这个话题一直比较热,对传统报业集团的试水新媒体的尝试您怎么看?数字报业在06年又有哪些新的发展?

  崔保国:2006年的中国报业依然处在发展的转折期,广告市场的低迷在持续,读者市场被新型媒体的分流更加显著,自2004年以来的低潮依然在继续。但是,报业已经探寻到创新和走出困境的方向。

  所以与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络结合做电子报、手机报等新媒体已经成为报纸探索的方向。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新一轮创新不是主动的、自觉自愿的,而是在各种新媒体的挤压下,报业的被迫行动。而这轮创新表现出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数字报纸”渐成气候。虽说10年前就有报纸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但“小样”式的网络版零散呆板,缺乏编排,与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相差很远。后来出现的PDF版也只可以看到报纸的模样,并不方便阅读。2006年2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北大方正集团经3年联合开发,终于推出中国首批共5份报纸的数字版。这些数字报纸界面便捷直观,翻阅灵活,读者通过网络可以完全按照传统方式阅读报纸。3月,《合肥晚报》利用中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数字技术,创办中国第一份有声报纸。读者只需下载一个软件,就可以通过网络“收听”到合肥晚报社所属报纸的新闻,并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男声、女声、普通话、广东话甚至背景音乐。8月1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创办可实现互动和多媒体形式的数字报纸《宁波播报》。至此,中国报纸纷纷推出的所谓“全真电子版”,在技术方面已非常接近数字报纸的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电子报纸”崭露头角。目前的数字报纸技术已经基本解决了网上的传统阅读问题,但其死穴是还不能像真正的报纸那样可以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阅读。解决问题的希望,被寄托在一种叫做“电子阅读器”的设备上。2006年4月14日,《解放日报》宣称推出全球第一个基于上述阅读器技术的电子报纸。该电子报首批供300位读者试用。紧随其后,《烟台日报》、《宁波日报》也相继尝试采用这种引进荷兰技术制作的电子报纸。不过,这些电子报纸,由于设备价格高昂(每台近5000元)并全部由报社承担,令更多的同行望而却步。而真正的亮点来自广东。一直致力于数字化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经与软件企业合作,于年底推出了采用日本技术的可移动电子报纸。该“报”的特点是,价格相对便宜(每台2000多元);设备投资全部由提供方和企业消化,广州日报社几乎不承担投资风险。当月,可移动的电子《广州日报》“发行”愈20000份,大大超过8月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业数字实验室计划中2007年电子报纸的试用数量。

  第三,手机报遍地开花。原创于日本的手机报,数年前就被中国引进。现在看来,2001年7月由《扬子晚报》率先推出的“手机报”,和普通短信没有多大区别。中国手机报的真正盛行,始于彩信技术的普及。该技术使“图文并茂”的手机报纸勉强成为可能。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与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合作,推出全国第一份彩信版手机报。2006年,手机报数量大幅增加,涉及的中央和地方主流报纸超过50种(中央报纸10多种),报业集团超过20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南方周末》
执行总编辑 向熹

任何困局都是方法的困局
《东方早报》
社长 秦恒骥

孜孜以求做优秀新闻
《北京青年报》
王世荣

电视主导奥运报道
《华西都市报》
社长 李宇西

《时代》的封面来自《华西都市报》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