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总编主编 >> 文章正文

胡舒立:我最乐意的事就是写稿子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时间:2008-4-9 12:05:39

  中国经济时报:你对职业记者怎么看?

  胡舒立:我觉得当记者挺好啊。但就是要在你喜欢的媒体,发表你喜欢的文章,并且有充足的采访费用。在美国,很多总编辑退下来后改当专栏作家,我们称之为“能上能下”,其实这不是简单的“能上能下”问题。专栏作家每周只写一篇文章,没有压力,有不低于原先总编辑的工资,有高标准的旅行预算。为“官”而不以官为“本位”,关键还是媒体提供不同的岗位,不同类型的施展才能的机会。

  “经济不仅是新闻题材和报道对象,而且是一种分析方法。‘到位’是《财经》的一个基本标准”

  中国经济时报:创刊至今,《财经》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胡舒立:我自己没有总结过,只是觉得《财经》发展挺艰难的,每天都是一个阶段。创刊之初,感受到的竞争不是很激烈,现在的竞争比较激烈。

  中国经济时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竞争加剧的感觉?

  胡舒立:没有明显的时点。或许与互联网的发展有关,传输及时和方便阅读有利于媒体的资讯获得。当然,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也有助于我们写出更高质量的报道。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什么是高质量的财经报道?

  胡舒立:财经报道应该做到对中国经济转型有比较如实的描述和记录,《财经》力图不简单化,对复杂事物有清晰描述和准确记录。

  中国经济时报:许多人认为,《财经》的强项是“敏感到位的经济政策分析+揭黑报道”,从创刊号的“琼民源”到后来的“君安震荡”、“基金黑幕”、“银广夏”、“庄家吕梁”、“亿安科技”“蓝田”“德隆”等,揭黑报道似乎一直是《财经》最有威慑力的“重磅炸弹”。在编辑方针上,《财经》对宏观经济政策变革、事件或人物报道如何定位?

  胡舒立:我们自己不这样分类。我们主要分成这样几种,一是调查性报道,对某一事件进行调查,然后把事实真相说清楚,通过案例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比如,我们最近的封面故事《珠光讼案》,调查前后持续了三、四个月,文章成熟后等待时机刊登。调查性报道可能包括你说的批评性报道。二是事件性报道,即当新闻事件发生后,立即做出反应,但时间比较短,不是研究完整的案例,而是记叙和分析正在发生的事件,分析背景、深层原因和未来走向。比如,前段时间我们发表的《逐鹿广发证券》。三是对大的政策变局进行前瞻性报道分析,比如,我们10月初做的《乡权之变》,讲述随着税费改革的深化和农业税的取消,农村基层政权将会发生的变化,政策性比较强,属于趋势性报道。此外还有人物专访,必须是非常权威的人物,正式接受《财经》专访,而且必须谈得很有份量,这也是我们的重头报道。

  中国经济时报:我们注意到,除经济事件和财经人物外,政治、法治、社会、人文的非财经类命题也会成为《财经》的着眼点。比如,刊登《乡权之变》的那期杂志就有《中国精兵之路》;刊登《珠光讼案》的那期则有《黑龙江省高层“换血”》,分量都不小。《财经》如何把握重心?

  胡舒立:《财经》基本还是关注经济问题。经济不仅是一种新闻题材和报道对象,而且是一种分析方法。

  中国经济时报:《财经》的文章不但展示了专业水准和锋芒,而且,“独立、独到、独家”的办刊方针为杂志赢得了尊严。在你看来,《财经》成功的秘诀或者因素是什么?

  胡舒立:没有什么秘诀啊。成功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确实建立了权威性,形成了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标准;二是经营,就是建立了品牌,有了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想从这两个方面讲,《财经》可能可以算是初步成功了,但是未来路还长,挑战还很多;而且,成功本身,偶然因素是非常大的。其实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功本身都是有偶然性的,而且一定是不断摸索、不断反省、步步为营的过程。我看网上有些分析文章,把《财经》的“精心运作”,写得挺神乎其神的,我看了都很惊奇。

  中国经济时报:《基金黑幕》后你曾写过一篇评论《批评权、知情权和新基金使命》,认为媒体的批评权、公众的知情权远远大于利益集团自赋的或他赋的历史使命。现在,媒体面临诉讼官司的现象很多,《财经》亦未幸免,从世纪星源到海南凯利,媒体的话语权、报道权受到了挑战。

  胡舒立:有些官司已经判了,我们输了。有的还在进行中。我觉得,我们输掉的几起官司,确实让人觉得不服气,显示了法律在维持媒体监督权方面的缺失,令人感到遗憾,但中国的媒体批评报道出现纠纷,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本身也包含着进步。而且,纵然是不应当输的案子,输了,教训也非常深刻,现在已经引起了法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失败的案例,仍然会成为中国法治建设道路上一块被辗碎的铺路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唐师曾:新华社记者 在震中
记者手记:我宁可自己从未到过北川
谁是最早进入映秀的记者,又是怎样到的?
记者同志:能少问几句吗?
记者不要只做冰冷的“采访机器”
杨卫华:记者兼战士 硬汉也柔情
香港首批赴四川报道记者患上早期抑郁症
与时间赛跑 为灾难刻下群像 那个名叫记者的人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