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总编主编 >> 文章正文

胡舒立:我最乐意的事就是写稿子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时间:2008-4-9 12:05:39

  中国经济时报:也就是说,这种转折不是在某一时点上完成的?

  胡舒立:对,不是在一刹那间戏剧般地完成。

  中国经济时报:那么,你在《工人日报》和《中华工商时报》以及国外进修的经历,为日后创办《财经》杂志做了哪些积累?

  胡舒立:在《工人日报》主要是做日报,还有严谨性锻炼;后来的《中华工商时报》,是一个市场化的媒体,对创造性有很高要求。在报纸工作时,我的职业经验比较全面,在编辑部工作过,也当过驻站记者;做过国内新闻也做过国际新闻;做过政治报道也做过经济报道,跨度比较大。另外,《工人日报》的综合性媒体特征和《中华工商时报》专业型媒体的特征差别也比较大。我的媒体经验不是很专,但应该说是比较全。

  “在一个好媒体当一辈子记者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中国经济时报:对你来说,现在这种严格的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做新闻的过程是享受还是苦痛?

  胡舒立:《财经》是比较辛苦了,比以前的工作量是要大一些,我也已经习惯了。因为原先总是有借口:我即使写成这个样子也不一定能登啊,或者你没有条件写,比如说,想去采访却不能去。但是,当你把一切条件都创造出来以后,你就发现,想把稿子写得更好,心里原有的那个标准也提升了。这种辛苦,当然也是心甘情愿的。

  中国经济时报:你一天要工作多久?

  胡舒立:看前期还是后期。一般都在十几个小时。

  中国经济时报:从1999年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设立《财经》奖学金,到与徐泓教授合作创办北大财经新闻研究中心、与英国《金融时报》共同开发财经新闻国际培训项目,最近几年,你对财经记者的教育培训倾注了许多心血,最初的动议、设想是什么?

  胡舒立: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嘛,为新闻业整体做些事。做了一家媒体,有一点富余精力也不可能再做另一家媒体,就搞一点培训。

  中国经济时报:在国外媒体,记者在职教育的情形怎么样?

  胡舒立:西方新闻界特别重视记者在职教育。工作一段时间后,参加一次短中期的培训,再上一个台阶。我们当时办《财经》杂志奖学金班,就是受了这种启发。

  中国经济时报:《财经》杂志有没有记者的教育培训计划?

  胡舒立:《财经》的记者培训是很有计划的。前年开始,我们每年都安排国内或国外培训。今年,仅仅去国外接受四周以上、一年以内的短中长期培训的编辑、记者共有6个人,还不包括在国内在职读学位、上培训班的。对年轻人来讲,成长机会和空间是第一位的。

  中国经济时报:你不怕记者经过培训后会跳槽?

  胡舒立:我们明显地发现,员工经过培训以后,就更愿意留在《财经》了,这是一个正循环。《财经》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基地,他们经过学习,更容易认识到实践基地的宝贵。在一个好媒体当一辈子记者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学得多了,见得多了,这个道理就更清楚了。

  胡舒立谈起话来反应机敏,语速极快,爽朗的京腔抑扬顿挫。坐在暗红色的沙发里,她不时前后移动身躯,以便在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寻找一个舒服点的姿势。透过浅茶色镜片,她的双眼闪动着机警和睿智,也透出和蔼友善。

  采访很不容易。对所有涉及坎坷经历和家世背景的问题,她都一再固执地以自己特有的强势语言改变了指向,轻描淡写间,省略了为众人乐道的传说:“这有什么好说的啊,下一个问题。”

  “胡舒立是什么样的人?”对这一问题,不同的人拿出的答案恐怕会千奇百怪。一小时的采访和此前的片段接触不可能让我读懂她的传奇,但她率性的答问多少仍有助于我们理解她的作为。

  比如,她的勤奋刻苦和坚忍不拔。外界有许多关于《财经》获得新闻线索和独家采访权优势的传闻。一般认为,是胡舒立早年间建立并逐步加深的与上层人物的“铁杆交情”。

  “重要新闻线索都是舒立一点点采访和积累出来的,”杨大明告诉《中国经济时报》。杨大明是胡舒立的大学同班同学,两人是自《中华工商时报》至创办《财经》十几年的同事,今年10月8日,刚辞去《财经时报》总编辑一职,重回《财经》的杨大明现为该杂志联席主编。

  “天道酬勤,”杨大明说,“一次两次三次许多次高质量的采访写作后,许多人逐渐成为重要的新闻资源,这些人脉关系在《财经》内部进一步整合后又做到了资源共享。”

  至今,杨大明还清楚记得在《中华工商时报》1994年1月2日改日报的第一期版面上,胡舒立发表的占1/3版篇幅的评论——“改革没有浪漫曲”。杨说:“这篇文章社会影响非常大,也成为她在中国财经新闻界产生重大影响力的标志。后来才知道,她写这篇文章用了整整半年,也恰恰是那段时间,她开始对中国经济学界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年是场冒险,回顾我们的访问,胡舒立虽然不愿谈得太多,但平实的话语中,仍不能完全掩饰同龄人身上罕见的果敢与坚毅。

  再如,新闻的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和职业精神。什么是新闻的专业主义?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主任展江看来,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中的重要概念,核心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objectivity),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目标是服务于全体公众,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在具有商业和政治双重性质的机构中,强调自己是公共利益的保卫者,以此获得公众信任。

  展江分析,新闻专业主义有两个主要特征——中立的把关人和客观的反映者。“也就是说,在商业社会环境中,媒体可以是独立于政府、独立于市场的,用专业的价值观和力量加强新闻工作者对自我职业形象(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心理需求,将专业的规定内化为自我约束,成为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

  “这是舒立非常突出的理念,”展江对《中国经济时报》说,“她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领悟者和实践者,不是阐发者,新闻专业主义不仅使她渐趋理性,也为《财经》赢得威望。”

  又如,对《财经》的关注范围。“最重要的是《财经》本身的定位,实际上,自1994年至今这10年,她基本以财经新闻为主要关注领域,但又不拘泥于此,而是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如法制建设、体制改革、舆论监督等,像03年的SARS报道做起来就很得心应手。”杨大明说。

  这就是胡舒立。自诩“在一个好媒体当一辈子记者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每期杂志出刊前,要开两次编前会,最后两天和所有相关记者编辑通宵达旦等待杂志发排;重要文章都一字一句推敲修改,无数个夜与晨的交替,都是一边改稿一边看着东方的窗子慢慢变白变亮;亲自撰写《财经》的每一篇社评,以“财经观察”专栏引人关注;每次拿到新出版的杂志时欣喜之情均溢于言表,对漂亮的美术设计惊叹不已;性情率真不懂掩饰,也留意倾听大家的声音和想法;看似果敢的决策前一定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的过程,看似粗枝大叶却细心到在同事生日、相邻媒体创刊纪念或节假日到来前请秘书准备蛋糕、花篮和冷餐会……

  看着自己带过的年轻编辑记者的逐渐成熟,私底下,胡舒立曾悄悄对朋友说,“我最乐意的事就是写稿子。等终于有一天可以把《财经》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他们,我就做《财经》的首席记者,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老子的话放在这里竟如此贴切。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唐师曾:新华社记者 在震中
记者手记:我宁可自己从未到过北川
谁是最早进入映秀的记者,又是怎样到的?
记者同志:能少问几句吗?
记者不要只做冰冷的“采访机器”
杨卫华:记者兼战士 硬汉也柔情
香港首批赴四川报道记者患上早期抑郁症
与时间赛跑 为灾难刻下群像 那个名叫记者的人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人民网 总裁 何加正
网络实名制时机未到,监管尚需行业自律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