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社长台长 >> 文章正文

郭伟峰:两岸媒体该先“三通”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评论网     更新时间:2008-6-10 9:50:36

  1991年8月,当时作为中新社记者的郭伟峰与新华社记者范丽青受《中国时报》的邀请,赴台采访因“闽狮渔事件”被台湾方面扣押的福建渔民,成为两岸隔绝42年来第一次赴台采访的大陆记者。昨天,在厦门接受记者采访时,现任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的郭伟峰对两岸新闻交流是相当的熟悉,他说,虽然两岸新闻交流还处于不对称的状态,但是,随着两岸交流愈来愈密切,未来两岸媒体将首先“三通”。

  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见证者、参与者:从左至右依次为: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台湾《中国时报》原总编辑黄肇松、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范丽青和台湾中评社社长俞雨霖。

  这位资深媒体人表示,以前两岸关系没有和缓的时候,两岸的信息确实没有办法更全面互相传递,但是,随着两岸愈来愈开放和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愈来愈密切,这种不对称的状态急需改变。

  因此,郭伟峰提出建构“两岸共同媒体”的概念,两岸的媒体需要进行新“三通”。第一,资金通。互相投资,包括对节目的投资、专刊的投资甚至媒体的投资。“这方面会从现在的个案走向规模”。

  第二,人员通。未来两岸的媒体人员可以共建一个媒体来传递两岸的信息,“我们《中国评论》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但还是个案,将来会越来越多。”

  第三,信息通。未来两岸关系改善,两岸交流加深,很多东西都会包容,不需要排斥,信息的同步流通将会实现,而且现在是网络时代,已经不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我想如果两岸的媒体人能够有这个共识,媒体先‘三通’,我们《中国评论》正在做这个事情,进入到我们这个平台的信息,可以正常地、大量地流动”。

  对两岸媒体相当熟悉的郭伟峰认为,《海峡导报》是一个很重要的媒体,在未来的媒体“三通”中很有价值。他说,台湾在转变,两岸关系在转变,从北到南,海峡两岸是中国的生命线,也是未来的一条黄金线,《海峡导报》应该有更大的格局,不应局限于厦门、福建,应在这个黄金线中做更大的事业。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新旧媒体博弈下中美记者现状比较
记者同志:能少问几句吗?
刘坚:媒体不应一味进行负面报道
专家:媒体不要发布恐怖照减少对生者刺激
众多媒体为抗灾慷慨解囊
江西省委书记通过媒体求计问策
郑若麟:让法国人知道 他们的媒体没有说真话
刘明:媒体的力量是强大,但记者切毋妄自尊大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