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主持人 >> 文章正文

黄健翔:我不是一个艺人
作者:雷鹏     来源:大都市     更新时间:2008-6-5 9:10:38

  差不多两年前的这个时候,黄健翔这个起初只是在球迷中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下子变得家喻户晓。当时的他,用处在“风口浪尖”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就在一夜之间,责难、力挺、叫好、谩骂、质疑、肯定……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但凡说了点什么,做了点什么,总有人试图发掘他所言所行下面的“潜台词”。于是在某家时尚媒体采访他的时候,他带了些无奈的口吻说“我只是一个艺人”。

  时间匆匆而过,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黄健翔似乎在尽力扮演好他曾经自承的“艺人”身份:他说过相声、拍过广告、客串过电影、不仅唱歌还拍MV……然则这个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男人却走了回头路,面对《大都市Metropolis》的记者,他很斩钉截铁地说:“我不是一个艺人。”

  由于航班误点,我一溜小跑冲进摄影棚的时候,黄健翔早已经端坐在化妆镜前让化妆师打理自个儿了。守时,是他做了那么多年电视人养成的习惯。

  “对不起,黄老师……”道歉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黄健翔截住了,“没事儿,这不还有那么些人陪着我呢吗。”他斜眼溜了一下,注意到我拖着的行李箱,“你这是从哪儿来?”“机场,航班误点了。”“哦,那可真不容易,呵呵。”

  显然,黄健翔试图让我这个初次见面就迟到的家伙放轻松,毕竟在中央电视台做过十几年的主持工作,对如何进入采访状态驾轻就熟,无论是作为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

  因为迟到,所以原本通常同时进行采访的化妆阶段已经快结束了,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没可能拉着黄健翔先唠上半小时,他起身换服装准备拍照,我则收拾着录音机采访本等一应物品等着见缝插针问上几句。

  镜头前的不自在

  站在摄影棚大灯下的黄健翔没有什么不自在,尽管所有工作人员加起来,十余道目光都只盯着他一个人。和通常在荧幕上看到的黄健翔相比,他没有我想像中那么高,说句招黄老师骂的话,他上下半身的比例有点不怎么协调,上身偏长些,下身偏短——当然,这点“缺陷”在照片里你多半发现不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个黑洞洞的镜头对准你,无论是大是小,总归多少会有些紧张。实际上,对于专业人员而言,不同的镜头对准自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以前采访邓超的时候,他就说过自己习惯面对摄像机镜头,但是照相机镜头一对准自己,多多少少有点不自在。在这点上,做了十多年电视主持的黄健翔也差不多,一开始摆一些肃立微笑目视镜头的Pose,他还显得游刃有余,摄影师希望他做些动作带些情绪,他就有点手不知道往哪摆了。

  不过好在这两年的经历,让黄健翔对各类拍摄自己总结出一些经验之谈。“我们做主持人的,肢体表演是个缺陷,容易发僵。拍《你不是一个人》MV的时候,我就拜托导演别拍我跳舞的样子,太难看,而且镜头基本停留在我上半身,我都不知道我的腿该怎么着站。最后有个镜头导演让我蹦起来,我差点晕倒。”

  拍摄前和摄影师、美术总监等讨论过黄健翔的造型,我们希望表现得动感一些。所以拍照的时候,和黄老师商量,能不能摆一个跑步的姿势。于是黄老师跑开了,但效果么……

  跑太快了,不合格——拍出来的照片焦点虚了;跑太慢,不合格——动作怎么看怎别扭;那不跑了,就摆个跑步的姿势你们来拍吧——不好意思,还是不合格,还有,怎么越看越觉得黄老师您这动作和您给某招聘网站拍的广告里的姿势类似呢……

  黄老师跑累了,摄影师的存储卡也装满了。黄健翔趁着摄影师把数据导到电脑上的间隙,甩甩胳膊伸伸腿,休息一下。

  “我还是不太习惯面对照相机镜头,有点别扭。”

  “但你这两年还是拍了不少平面广告吧……”——于是话题无可避免的绕回到两年前的那183秒。

  绕不过去的183秒

  才到摄影棚的时候,黄健翔的经纪人就悄声和我打了招呼,让我别一上来就问关于“解说门”的问题。一来他说烦了,两年时间翻来覆去被不同的人问同样一个问题,换了谁都会厌烦;二来毕竟这事直接影响到他离开央视,总归是件不太痛快的事情。

  不过真和黄健翔聊到2006年6月27日的那个夜晚,他倒没有太多抵触,也许他也明白无论如何,那天晚上的183秒是他一辈子都绕不过去的话题,与其回避,还不如和询问他的人开诚布公地聊聊——至少能帮助来采访的记者完成工作任务。

  “你当时吼了一嗓子,痛快了183秒,但我想你肯定不是存心准备让自己这么火一把的。事后你后悔了吗?还是硬挺着?”

  “解说完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比赛,我没多想什么,就是回到酒店,关了手机睡觉。后来的一切可以说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是也没什么好后悔的,我看不到什么需要后悔的事情存在。”

  但是作为当事人,即使不是黄健翔,换了别人,也没可能在“解说门”被全中国人甚至还捎带上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老外一起关注的情况下,保持一颗完全平静的心。黄健翔的MSN签名先是从“万岁不是喊给皇帝的”,再到“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再后来是“我自横刀向天笑”——而下句就是“去留肝胆两昆仑”。签名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黄健翔对自己一手烧起来的“解说门”大火的态度。而他从德国回到北京,还是做出了道歉:“说解说应该尽量让大多数球迷满意,可惜我的做法让很多球迷觉得突兀,我很抱歉,我犯了一个业务上的错误。那不像一个说了10多年,2000多场球的人该犯的错误。就像十米跳台,只能玩三周半,我非要玩个四周半,结果摔下来拍得很惨。”最后却还捎带上一句:“但只有我有资格玩四周半。”很多人视这句话是黄健翔狂妄的例证,我想也许在两年前,这些人是对的。但是搁在今天,我觉得这是黄健翔对心中无法压抑的,感到整件事充满黑色幽默的荒谬感的一种调侃。

  我喜欢历史,我明白历史没有“如果”,但你也尽可去做出种种假设。“解说门”事件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我相信无论是央视的领导还是黄健翔本人,都会希望事情会渐渐平息,而黄健翔能够仍旧留在央视继续做他的体育解说。然而向同一件事施加的不同力却渐渐将事件的结局推向了另一个目标,而黄健翔也从“留”变成了“去”。

  从黄健翔的话里行间,感觉他对央视有着完全矛盾的感受,说得俗一点,就是“又爱又恨”。就象一对生活了十几年的夫妻,在分手以后,仍旧会感觉到的那种纠葛在一起的情感。所以黄健翔一边厢嚷嚷着“也许我早该离开那里”,一边厢却又听得出很是由衷地感谢央视提供给他绽露自己解说才华的平台。而央视CCTV.com博客上也依然还有着“黄健翔博客http://blog.cctv.com/huangjianxiang”,、最后的更新永远停留在了2006年11月17日09点12分——尽管之前一天,2006年11月16日中午,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主任江和平证实:黄健翔已正式办完辞职手续。

  做不来艺人,也不想做艺人

  黄健翔离开央视的日子过得一点都不平淡,体育、文艺、娱乐、时尚、公益、慈善、教育……似乎在哪块都有他的影子。“这些都是你的兴趣吗?你是不是一个但凡有点兴趣就愿意去尝试一下的人?”

  “这些事情有些是我的工作,有些是出于给哥们帮忙的玩票和我感兴趣的玩票,还有些是我生存的需要。但我觉得,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媒体的关注。”黄健翔说他以前也没少干过类似的事情,在“老毕”(毕福剑,央视节目主持人)的节目里演小品唱歌,或者担任其他节目的嘉宾。只不过那个时候媒体的聚光灯还没照射到他头上,报道得不多罢了。“我的工作和生活的某些部分被关注得多一些,放大了一些,而其他部分被漠视了,或者是淡化了。而我所做的很多事情,包括被一些人义正词严地诘问的所谓“商业活动”,其实不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主持人,都也是经常会参与的。“

  “那你认为自己现在的身份是什么?是艺人吗?”“不是!”黄健翔的回答甚至可以说是斩钉截铁,“我做不来艺人,也不想做艺人。我是个主持人,而在我看来主持人本来干的就是一个娱乐大众的行业,不是教育人的。我这两年,在两部电影里客串了不过几分钟的龙套,唱了首广告歌唱了首口水歌,再算上之前我没离开央视那会说的一段相声——如果干了这些事就算进入了娱乐圈,那娱乐圈的门槛也太低了一点。”

  黄健翔在自己的博客上透露如果自己真想进娱乐圈的话,2006年底刚辞职那会儿,就签约了华谊兄弟公司了。当时,王中军老板和华谊兄弟的唱片公司老总、影视公司老总一起请他吃饭,因为大家多年朋友很是熟悉,也是为了照顾一个刚刚辞职下岗的人的生活,很热情地邀请他签约。黄健翔在饭桌上就说了,感谢感谢,兄弟情谊,终生不忘。不过,我有自知之明,玩票可以,专业没戏。想来,在国内如果想做艺人,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人,可以谢绝华谊兄弟的合同的吧?

  所以,综上所述,现在的黄健翔不是一个艺人——两年前某杂志的文章《黄健翔:我只是一个艺人》可以遗忘了,无论是黄健翔,还是关注黄健翔的人们。

  我仍旧是个体育解说

  黄健翔在很多球迷心目中的地位是颇高的,很多球迷喜爱他的解说风格,在已经停止更新的央视“黄健翔博客”里,最新的留言是2008年5月5日,内容如下:中国足球本来就已经很乏味了,又没有了你的激情解说,真是无趣,实则无奈,已经很少看球啦!真怀念有你的日子!送上我真挚的祝福:天天烦恼远走,日日快乐相伴!!!

  黄健翔离开央视的两年时间,也解说过几场球,2007年亚洲杯期间,黄健翔曾给一家门户网站做中国队3场比赛的网络视频直播解说,“可惜中国队未能出线,没给我说第4场的机会”。2007年秋冬季节,黄健翔又与某付费电视频道合作,以特邀嘉宾的形式,说了5场比赛。

  但这个和以前一年至少说100多场比赛的解说生活比起来,显得太凤毛麟角了一些。而更多的时候,在喜爱黄健翔解说体育比赛的人们看来,他有点不太务正业,和他的本行最靠谱的活儿也就是在凤凰卫视开了档《天天运动会》的体育谈话类节目。凭心而论,这档节目不怎么成功,除了开始几期颇有些人带着好奇和对黄健翔近况的关注看了几眼以外,后来的节目受关注程度一直都不怎么高——尽管按照董路的说法,这档节目的广告销售冲着黄健翔这块金字招牌还颇为可观。

  对于黄健翔而言,离开体育解说的岗位太久是一种煎熬,但是囿于国内体育赛事转播的体制,离开了央视的他,也只能选择蛰伏。“按照我这么多年的从业经验,国内国际重大体育赛事转播权基本被央视垄断,即使我一直想继续做(解说),但是没有什么机会。做体育解说这一行,是需要平台,需要赛事资源的。”

  好在中国最大的电视体育联播平台CSPN给了他新的机会,黄健翔的声音将会在2008年欧洲杯的赛事中再度响起。面对自己的“再就业”,黄健翔是既不担心,又有些担心。

  不担心是因为,一个解说员在球迷心目中的地位也好,口碑也好,绝不是一两场比赛或者一次大赛就可以形成或者改变的。所以,在2006年世界杯所谓“解说门”事件之后,那么大的风浪里,他还能“复出”解说后面的两场1/4决赛,一场半决赛和最后的决赛,正是因为千百万真正的球迷对他的宽容和支持,他们强大的声音给了黄健翔后来的机会。所以黄健翔宁愿把那一次叫做“复出”。而复出之后的他,因为内心的平静,反而奉献了他自己认为的解说生涯迄今为止最好的、“近乎完美”的四场解说。

  说担心是因为,前面说过的体育解说的“先天不足”,总是可以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轻易地利用,找到一些缺点和问题,更别说他们用显微镜、放大镜来找茬儿挑刺了。然后他们就可以加以利用,歪曲放大添枝加叶,刻意诬蔑诋毁。越是用心投入这一行的人,就越容易在这样的事情上受伤。那些根本不用心,混饭吃的解说,反而根本不会在乎这样的言论,因为早就看透了想开了麻木。

  除了体育解说,黄健翔还希望观众能够接受一个做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自己,同时努力表达一种新的体育观,一种他认为是需要传递的看体育的角度和方法。“要实现这一点,鲜明的观点和真实的表达也许更重要。”

  2008年所有和体育相关的从业人员的心中都横亘着同一件大事:北京奥运会。做了那么多年体育解说,黄健翔除了说足球,其实在体育解说上算得上是个“全乎人”:说过世界杯,说过F1说过奥运会。两届奥运会两届亚运会两届全运会,游泳跳水田径跆拳道,他都说过。今年的奥运会也许他没机会解说上几句,但是对于奥运的热情,黄健翔一点不比其他的体育解说员少,在本期杂志的特别策划《奥运猜想》中,黄健翔就认认真真“大话”了一把北京奥运会——请读者翻到Pxx页,黄健翔在那儿,还等着您。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黄健翔:我回来了,希望你们不会失望!
黄健翔经历解说门、辞职门后 助战欧洲杯网络直播
张斌六月恢复出镜 黄健翔回归和央视抢观众
黄健翔加盟《加油2008》 自言六月解说欧洲杯
黄健翔被挤走 外来和尚引发湖南卫视“窝里斗”
黄健翔满意“新老板”  新节目本月底出样片
挑战央视 黄健翔与湖南签约不影响在天盛工作
黄健翔入主湖南卫视锁定体育版《背后的故事》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