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名记名编 >> 文章正文

我是记者 我在现场:绵阳晚报记者在救灾一线
作者:李勇 古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更新时间:2008-6-11 9:31:23

  期发量突破270万

  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身处灾区的《绵阳晚报》记者们,一直活跃在重灾区北川、安县、平武、江油抗震救灾第一线,他们无所畏惧的在废墟中寻找发现,在残垣断壁间穿梭攀爬,用笔和镜头记录下灾难中的每一次感动,表现出了高度的职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一时间冒死深入北川县城

  5月12日晚10时,报社在临时露天编辑部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派记者连夜赶赴北川,在第一时间反映灾情。从抗灾指挥部传回来的消息说,由于通往北川的公路被严重毁坏,余震之下还不断有塌方和滚石飞落,沿途险象环生,一些赶往北川的媒体和救援部队已经放弃深夜进入的打算。“我们决不放弃!”确定进入北川的记者们表现出惊人的勇气。来不及和家人告别,来不及回家拿件衣服,来不及准备更多的水和干粮,《绵阳晚报》的12名记者就急急匆匆的出发了。刚刚经历过震颤惊魂的他们都明白,北川之行的结果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未知数。他们中有的是丈夫,有的是父亲,他们都是家里的支柱,明知道通讯已经中断,但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给家人发出了这样的短信“连夜赴北川采访,已出发,照顾好自己……”这是告慰,更是告别。

  为了防止碰上塌方遭到全军覆没,12名勇士决定分三路进发,每车间隔一定的距离。“即便埋,也埋一个车,总有一个能通过!”抱着这样的信念,勇士们义无反顾的上路。

  通往北川的道路异常艰难,不时可见巨大的滚石横亘在公路上,大的足有数百吨,余震中还不断有石块飞落。“通过塌方路段时要一口气冲过去,否则我们就成了‘5·12’地震报道中第一批光荣者,我们就成新闻了。”大家用这样的玩笑努力让自己放松。越接近北川,情况就越严重,房屋成片成片的倒塌,死亡的气息凝重而清晰。车辆通过封锁线时,警察们大声劝告“现在进去太危险,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没有犹豫,《绵阳晚报》的记者们经过3个小时的生死路程,在第一时间到达北川中学。

  眼前的惨景让所有人终生难忘,五层教学楼全部坍塌,一千多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没有多想,12名记者立即投入到救援队伍中,他们在废墟里用手刨、用手抬,给受伤师生喂水……大家的手磨破了,衣服湿透了,累得快站不稳了,但是没有人退却,也没有人停下来喘息一会儿。他们是唯一能记录当时情况的记者。

  谁叫我们是记者

  从“5·12”那天起,《绵阳晚报》20多名记者,就没有哪个记者一天睡觉超过5小时。白天跑采访,晚上写稿子,还要不停的躲避余震。一线的记者经常一天两天捞不到一口热饭,喝不到一口热汤,干吃方便面都成了最可口的食物。

  总编助理刘文定的老家就在重灾区北川,他的大哥大姐和嫂子、侄女都在地震中不幸遇难。他强忍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在第一时间带队赴北川采访。当着大家的时候,他从容镇静,有条不紊地指挥记者采访,当没有人在场时,抑制不住内心悲痛的他就偷偷躲在一边放声痛哭。

  摄影部主任杨卫华不仅冒着生命危险在废墟中抓拍下了那个“令中国为之感动的队礼”,记录下了无数精彩的瞬间,还积极帮助搜救幸存者。连续三天,他一直奔波在抗灾第一线。风雨中有他的身影,烈日下有他匆忙的脚步,黑夜里有他闪光的镜头。大量珍贵的图片让无数国人感动嘘吁。

  要知道,绵阳也是灾区,不少记者自己家里也因地震而损失惨重。记者姚茂强、张登军、黄志富、赵斌……他们的家都在地震中被毁坏,但是他们来不及去照顾家人,来不及整理家园。“谁叫我们是晚报的记者”,这是他们面对家人责备时唯一理直气壮的回答。这次地震中,记者张登军在农村的父母的房屋跨塌,没有粮食吃,通讯一直联系不上。直到5月18日中午,张登军在江油市雁门镇采访时,接到了父母借别人的手机打来的电话,这是地震以来,他和父母的第一次通话。父亲在电话那头说:“很多人家都没有吃的,从废墟里刨出来的米吃完了……”但是,父亲并没有别的要求,“我们只要求你做好你的本职工作,注意安全,困难我们会想办法克服。”在和母亲通话时,母亲告诉他,“邻居们都很团结,有一口吃的都会让大家吃,你不要担心我们。”听到父母的话,他泪如雨下,只是哽咽着告诉父母要注意安全。

  《绵阳晚报》记者们的集体付出得到了回报。地震发生后,《绵阳晚报》的印刷量超过了10万份。

  方便面对你们更重要

  面对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对无数感动的故事,《绵阳晚报》的记者在灾难中感受着人性的光芒,他们没有把自己仅仅当成一个记录者、旁观者,他们积极投身到这场抗震救灾的战斗中。参与一线采访的记者从废墟中救出了10多名幸存者,他们把自己的水、干粮毫不犹豫地送给灾民。

  地震发生以来,江油市雁门镇以北山区的枫顺乡、敬元乡、六合乡等三个乡镇交通、通信、水、电全部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5月18日,报社决定派出报道组前往这三个孤岛乡镇采访。12:30,报道组赶到通往三个乡的必经之地雁门镇,报道组的出现,让当地灾民和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很兴奋,纷纷上前介绍相关情况。时近饷午,受灾群众为报道组泡了方便面,但大家都没有吃。记者们说:“这个时候,一碗方便面对你们来说比对我们重要得多,很可能就是一天的口粮”。由于道路被堵,为了给记者带路,一位70岁的老农坚持走了10多里的山路,他不提自己的辛苦,却一个劲儿地感谢记者,说:“记者同志辛苦了。”

  “对于这场罕见的灾难,选择逃避,可能给我们带来漫长的痛苦。选择坚强,对我们来说,无非是一场新的考验。当我们坚强面对灾难时,我们不会失去什么,有时候反而会得到更多。”社领导用这句话鼓励着他的记者团队,在数次余震中无畏前行。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震区记者感言:我不愿在遇难者遗体上“写作”
新华社记者震区手记:人们在互相帮助中长大
王冉:我成了一名记者的粉丝
24天坚守一线采访的记者
唐师曾:新华社记者 在震中
记者手记:我宁可自己从未到过北川
谁是最早进入映秀的记者,又是怎样到的?
记者同志:能少问几句吗?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