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专家官员 >> 文章正文

李东东:新闻人于重大事件中充分体现社会责任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更新时间:2008-6-5 13:31:16

  “你们在抗震救灾中充分反映出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报道及时准确、具有鲜明特色,现在又全力投入到准备慰问抗震救灾一线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中,真是一支能文能武的队伍”。5月30日17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来到新闻出版报社正在忙碌准备慰问品的队伍当中,对报社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及后续工作予以鼓励和表扬。

  李东东对本报出版于全国哀悼日首日的报纸印象深刻,称其“充满感情、很有创意”。她说,“5·12”汶川大地震以来,报社在总署领导下,推出了一大批及时、准确、感人的报道,半个多月的版面,充分反映了报社把握大局、引领舆论主旋律的能力。记者编辑的镜头、笔触在反映灾区的同时,还对准了新闻出版界的同行,整体基调和特点都把握得很好。李东东强调,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那些有价值的新闻将构成共和国的信史;新闻工作者要第一时间真实、准确地记录事实、传播事实,同时,也就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此次汶川大地震,先后有3000多名记者深入一线,按照中央领导批示精神,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成立“中央抗震救灾新闻宣传慰问组”,并由新闻出版总署具体承担慰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新闻出版报社参与了2000多件慰问品的设计、包装、运送工作。在工作现场,李东东代表总署党组和柳斌杰署长对大家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要求大家认真细致地做好这项工作,真正把中央对战斗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的关怀、感谢通过这一件件慰问品传递出去,李东东还和报社员工一起,把睡袋、雨衣等慰问品装进背包。

  随后,李东东又到报社采编、制作部门及网站看望了采编人员,并了解编辑出版流程。看到多数采编人员都是二三十岁,她语重心长地说:“新闻是年轻人的事业,你们的工作很神圣,要做到日常报道多留心、重大事件不回避,用心写出能留存历史的新闻作品。”她说,这一次,新闻工作者在汶川大地震中的表现,是政治敏锐性、职业道德教育长期积累的结果,抗震救灾的报道让全世界对中国政府刮目相看。无论报纸大小,新闻人在大事件中都要能冲得上,打得赢。她说,抗震救灾新闻报道为中央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沟通架设了桥梁,我们的工作做好了,对树立国家形象、反映民生民意将起到重大作用。她对《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第一时间奔赴抗震救灾现场表示赞扬,鼓励报社在以后突发事件中多派记者,历练出一支能打硬仗的精干队伍。

  此次汶川地震,《中国新闻出版报》第一时间派出3名记者赶赴现场报道,他们在10天中发回40多篇稿件和多幅照片;5月19日推出的特刊,全面反映了新闻出版界在抗震救灾中的优秀表现。报社所属的中国新闻出版网也全力配合此次报道。截至30日,还有5名记者在四川一线坚持采访报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新闻人是托举生命的另一条肩膀
李东东:结合“退出机制”盘活报刊出版存量资源
李东东指出:文化大发展 记者大有可为
李东东:保障基本文化权利 丰富多层次文化需求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为抗灾一线记者加油鼓劲
李东东:报业应向跨地区跨媒体战略方向发展
新闻出版总署李东东:结合“四大准入”完善建设
李东东代表总署向全国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